琴姑娘不过是寻常商贾之女,远较皇商之女为低。”她相信黛玉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黛玉叹道:“可惜了。”
贾敏诧异地道:“可惜什么?”
黛玉笑道:“可惜了薛家宝姑娘那样的人品才貌。我见过她几回,倒真真是个出挑人儿,容貌既极出众,才气又极高,行事展样大方,也颇有见识,就是我自己也自叹弗如,偏他们家认定了二表哥,带了个金锁来,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儿。”
贾敏淡淡地道:“不管他们。”
有所欲便有所为,有所为便有因果,最终好歹终究要自己承受。
黛玉点头,又道:“惜春妹妹说那位琴姑娘把宝姑娘也比下去了,不知道是何等模样何等才气,若是成了婚,少不得能见上一见。”梅翰林和林睿是同僚,共事了不少时日,同是读书人家,平常也走动几次,他们今年打点了一个外放的职缺,已经离京了。
说到这里,黛玉忽然又起疑惑,道:“奇哉怪也。梅翰林家外放出京,怎么薛家竟不知情?偏在这时候进京发嫁?又住在外祖母家,难道梅家没和他们通信?金陵距离京城并不比离梅翰林的外放之地远,亦可在那里成婚。再者琴姑娘的年纪比我还小几个月,如何就能成婚了?我竟想不明白他们这是意欲何为。”
贾敏眉头一皱,也有些纳闷。
正在这时,却听林如海道:“这有什么不解的?不过是想悔婚罢了。”
母女闻不觉大奇,站起身迎林如海进来,贾敏亲手解了林如海的斗篷递给丫鬟拿下去掸了雪挂在架上晾着,黛玉则将自己的手炉奉给林如海。
林如海扶妻落座,又命黛玉坐到跟前,方道:“你难道不曾看出眉目来?”
黛玉道:“倒是瞧出了几分古怪,只是爹爹说悔婚二字,是梅家想悔婚,还是薛家?”
林如海含笑道:“你说呢?”
黛玉想了想,道:“既然薛家进京是为发嫁,想来是不会悔婚的,何况他们家是商,梅家是官,他们若悔婚,牵扯可就大了。如此说来,是梅家?莫不是他们家如今是官宦之家,梅翰林又进了翰林院,觉得自家清贵,所以就嫌梅家的门楣了?”
话到此处,黛玉蓦地想起一件小小的消息来,不是别个,正是事关梅家,似乎有一门显贵看中了梅翰林之子,意欲结成秦晋之好,她当时不知梅翰林之子已定了亲,便没放在心上,毕竟各人婚事各家做主,与自己没有相干,谁承想和梅翰林之子定亲的那个女孩子竟是薛家的小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