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到了年底,过完万寿节,看到邸报上说杨昊调任进京,令顾明接任,又有旁人做了九门提督,而非上辈子的杨旭,同时张大虎升到三品将军,执掌京营许多兵士,林如海知道,宣康帝开始动手了。
四皇子做出这等事,宣康帝岂能容忍,故先斩其膀臂。
宣康帝除了提拔四皇子母舅外,又升了四皇子的岳父,即杨太太之兄的职缺,乃是一品大学士,不管怎么说,但凡是和四皇子有关的人悉数高升,一副花团锦簇气象,个个喜笑颜开,京城中登门贺喜者众多,门前络绎不绝。
闻得这些消息,只有林如海知道,这些人麾下的副官都是宣康帝的人,一部分已交给了太子,和四皇子有关的这些人一旦被撤职,下面立即递补上来,丝毫不会影响朝堂。可惜这些人都不知四皇子的所作所为,只道四皇子得宣康帝青睐,兀自欢喜非常。
黛玉也看了邸报,当即了悟,瘦西湖上那一场刺杀果然出在义忠亲王身上。不知道宣康帝怎么忍下来的,那可是他亲生的儿子呢,不但不能处置,还得封赏。
不出黛玉所料,京城中很快又传来其他的消息。
宣康帝是八月回到京城的,太子早得了消息,大吃一惊,竟顾不得公务,亲自迎了数百里地,一见宣康帝,跪倒在地,痛哭不已,问得十分仔细,嘘寒问暖,源自肺腑。
宣康帝见太子如此孝顺,顿时红了眼圈儿,撇开四皇子外,眼前这个他亲自抚养长大的儿子对自己是真心实意地孝顺,虽然十年前行事不大稳当,可是这么些年来,他早就改过了,一直兢兢业业地替自己办事,从来没有想别的,屈指一算,太子都四十岁了呢。儿子都该娶妻生子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过完万寿节,自己也将花甲了。
经过四皇子的事情,宣康帝伤心不已,入冬后竟觉得右手不大灵活了,批阅奏折十分吃力,无奈之下,都是让太子代替自己批阅。不久,年下宣康帝又着了风寒,将养了大半月才好,想了想,未出正月,便寻了错处,当朝训斥义忠亲王一顿,说他空有义忠之名,不做义忠之事,当即软禁在王府中,此事登时引得朝野震动。
义忠亲王全然没有料到自己欢喜不过短短半年,竟然就因一件小事落得如此境地,他意欲据理力争时,忽闻宣康帝升了顾明的官,极为重用,又见顾明家比别人早一步远离了自己,义忠亲王本非愚蠢之人,略一思忖,顿时失色。
义忠亲王回想自己经历的事情,难道顾明早早就背叛了自己?自己当初谋划此事的时候,唯有顾明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