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道:“快别说这话,我瞧宝玉就是极好的,是他们家要求得太多了些。”贾母有些埋怨贾敏,自己的娘家又不会害她,拿林如海说的那些话来回信做什么?她早说过了,黛玉这样娇生惯养的女孩子,嫁到别人家,哪有在自己外祖母家的自在?
贾政听了,低头不语,唯有叹息。
贾母心疼不已,安慰道:“你妹妹离得远,不知道宝玉的好处,又不舍得女儿,难免语气就不好了些,你别放在心上。等过几年,宝玉认得的字多了,再请个好先生教导,君子六艺都学些,还怕你妹妹妹婿不满意?到那时,结亲是必然的。”
贾政心中一宽,心情也好了些,面上却流露出一丝疑惑,道:“妹妹已在信中断然拒绝,日后能答应结这门亲事?我瞧未必呢。”
贾母笑道:“你放心,有我呢。”
即使贾敏拒绝了,贾母却不曾放弃,横竖宝玉黛玉还小,有十几年的工夫呢。她已经想过了,满京城里,没有比林家更好的人家了。王侯之家的女儿她怕她们趾高气扬让宝玉受委屈,小官小吏之家的她又觉得身份卑微配不上宝玉,只有林家最妥当。
不说林如海位高权重,林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黛玉的嫁妆必然也是极丰厚的。母女俩时常通信,哪里不知林如海已给黛玉备了不下二十万两的嫁妆。贾母想让宝玉长长久久地富贵,她知道府里的家业到宝玉时,除了自己所有的梯己,别的宝玉未必能分到多少,何况还还了几十万两的亏空,剩下的银钱不多了,更该给他娶一门嫁妆丰厚的媳妇,才不会短了他的富贵。试问,谁家姑娘能像林如海这般疼女儿,给二十万的陪嫁?贾母身为保龄侯之女,嫁给荣国公之子时,嫁妆不过五万,贾敏出阁也只五万。
据贾母所知,林如海给黛玉的陪嫁不止二十万两,十几年前打杀奴才所得是二十万,过了十几年,早不知道有多少进账,又添了多少田庄商铺了。另外家具、绸缎、首饰、古董、字画、药材等琐碎之物66续续攒了许多,还没算在里头呢,也得好几万两。细细算这笔账,到黛玉出阁时,三十万两都打不住。
至于黛玉的品貌性情,贾母压根儿就不担心,自己的女儿陶冶教养出来的姑娘,还能比女儿差了?又是出身书香门第,比世人都强十倍去。
若是贾敏知道母亲所想,定然是后悔莫及。她原是告诉贾母不必担心自己在林家的日子,才吐露林如海疼爱女儿之心,那时他们还没有生下黛玉,连林睿都没出世,说给贾母听,一是笑谈,二是让贾母知道自己一切安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