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们却想有从龙之功,即便不能封侯拜相,也能摆脱商贾身份,就好比金陵薛家祖上便因出资拥护太祖得以封为紫微舍人,虽然并非世袭,但传到如今四代,仍比寻常皇商体面非常,因此诸位皇子与这些盐商大贾一拍即合,各取所需。
吴越将养女送给太子,便是投诚,太子派人过来与之接洽,便是应允。
鼓瑟问道:“老爷,不知他们会不会来打扰老爷?”
林如海淡淡地道:“咱们家的画舫本就有人知道,况且我带着玉儿一直在船头并未进去,一望即知,若是有心人,必然会见我,若是无心于此,那就另当别论了。”
鼓瑟一怔之间,便见那艘画舫越来越近,丝竹之声亦越来越响,显然是其中有人看到了林如海,又见船头上立着三个人,其中一个身形瘦削,儒雅非凡,另一位身着绛色茧绸面的大氅,随风翻飞,却有些凌人之气,最后一位则是吴越。
林如海眯眼望去,眉头一挑,心中暗暗有些诧异,怎么是他?
待两艘画舫并头而行,挨得极近,几乎擦边,到了此时,鼓瑟方认出来那身形瘦削之人竟然便是苏黎,另一位白面微须,身形肥胖,却不认得是谁。
苏黎微微一笑,虽是冬日,却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道:“如海,好久不见了。”
林如海万万没有想到来的人竟然是苏黎,另一位则是太子的乳父贺信,遂抱着黛玉站起身,道:“金陵一别,也有三四年了,原本想着你今日该当仍在京城才是,不想你竟到了扬州,既来此处,如何不提前说一声?也好为你接风洗尘?”
说话时,林如海目光微闪,心神恍惚,若苏黎投奔到太子门下,他倒是明白上辈子为何苏黎未曾败落于金陵之时反而是后来突然亡故,导致只剩出家为尼的苏青玉。
恐怕苏青玉所谓的因病出家,也只是为了避祸罢?
苏黎道:“你忙于公务,哪敢劳烦你?”犹豫了一下,下面的话终究没有说出口。
林如海正欲接口,便听贺信笑道:“林大人,当年京城一别,屈指一算,约有六七年未见了,别来安好?这一回正有事相求呢。”
林如海心神一凛,他素知太子殿下睚眦必报的性子,若是今日不应,怕是后患无穷,然而他明知太子势颓,焉能与之亲近?何况便是太子最终登上皇位,他此时此刻尽忠的也只是宣康帝而已,并非储君。
正在此时,黛玉忽然大哭起来。
林如海忙借此低头哄着女儿,不答贺信之语,哪知黛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