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原来这里并不是仅有这一家厂。
\n
周边散布着五六家光学军工企业,有相互配套的,也有各自出不同产品的。
\n
来人简单的介绍:“所以总体是相互平级关系,从六十年代开始生产迫击炮瞄准镜、坦克潜望镜、航空瞄准具、高炮指挥仪这些专业光学设备。”
\n
“几年前转产相机就各有各的思路,实际上分成两三个牌子,谁都能做。”
\n
昨晚那个销售员思来想去,打电话给另家厂说了消息,人家那边的销售科长天不亮就骑自行车从二十多公里外赶过来。
\n
“我们有个试制型号,就是只为了能留影拍照,简化了一切部件,出厂价可以做到二十二块钱。”
\n
说着从自己背的皮匣子里小心翼翼的取出来。
\n
让卫东差点笑出声,外观上跟昨晚他看见的那种“高级”国产单反相机基本一模一样。
\n
可小人书尺寸的方块机身上固定个二指厚的“圆镜头”,上面假模假样的红线白线黑线做得好像很复杂的可以调节,其实根本都不能动。
\n
拿起来瞄着机背上的小孔取景,咔嚓。
\n
拍完之后右侧有个拨片臂,把底片卷到下一张待拍,就这么简单。
\n
甚至都不装电池,不用任何电子元件。
\n
销售科长娴熟的装胶卷,咔嚓,拨片,飞快的模拟拍了几张表示胶卷用完了,左侧有个轴拉一下小手柄唰唰的旋转把底片收回来,拆开底盖,拿出135胶卷就可以去冲洗了。
\n
“这是废胶卷,差不多这个意思,因为我们之前是做射击瞄准镜,战士们怎么粗暴折腾使用瞄准镜,我们深有体会,就一定要简单坚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