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路鸣泽说,“嗯,就从最近的现象,比如神话的降临说起吧,一说到人类的神话,你有没有想到神话之中维持世界的方法或者说工具?”
诺顿思索了一瞬,便开口说,“那种东西就很多了,神州神话的不周山、建木、定海神针,东瀛的天之御主,印度的湿婆林伽柱,玛雅的宇宙木树,美索不达米亚的通天塔,埃及神话的本本石……”
路鸣泽补充道,“对,当然也少不了,北欧神话的‘世界树’……你不觉得全世界神话,这些事物都具备着共同的特征吗?”
诺顿愣了一下,“它们作为世界的支柱,都是一种柱状或者树状结构?”
……是这样的答案吗,会不会太直白了?
然而路鸣泽却突然间笑了:
“是的!是的!虽然很浅显,但这就是神话世界的象征风格!神话是精神的世界,是认知的世界,不同的事物,正是对各种现象与意义的象征与直接投射!”
“正如火象征创造性的文明力量,也代表破坏性的火灾,水是润泽万物的基础,但也可以变成肆虐大地的洪水!越是朴素的认知,越是接近神话世界的秩序!”
路鸣泽说到了一长段,突然话题一转:
“对了,龙族这边也是如此,龙族热爱竖立青铜支柱,它们还在青铜柱上书写从过去到未来的庞大历史,这柱子不仅仅是单纯的支撑结构,更是一种被锚定的深刻命运。”
路鸣泽意有所指,因为诺顿重构的阿特拉斯院里面也有很多竖立的柱状结构,这几乎是龙类的共有习俗。
诺顿还是头一次发现,原来不论是人类还是龙类,居然对世界的认知具备如此多的共同点!
……所以这种共有的认知,可以被作为精神重铸,神话再临的基础?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