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的那一刻,柳如烟感觉自己仿佛走进了一幅早已看过无数次的明信片。红色的渔夫小屋,像积木一样,散落在碧绿色的海湾和小岛上,背后,是几座造型奇特、如利剑般直插云霄的黑色山峰。整个画面,美得不真实,却又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n
他们沿着小镇的道路漫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鱼腥味。他们看到许多巨大的、三角形的木架子,上面挂满了正在风干的鳕鱼。这便是罗弗敦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也是维京时代流传至今的古老产业——制作鱼干(stockfish)。
\n
陆沉为柳如-烟解释道,每年冬天,成千上万的北极鳕鱼会回到罗弗敦附近的海域产卵,造就了这里世界上最繁忙的渔场。渔民们将捕获的鳕鱼,去除内脏和头部,成对地挂在木架上,利用罗弗敦冬天那干燥而寒冷的海风,进行自然风干。这些鱼干,曾经是汉萨商人们最追捧的商品,也是维京人远航时的重要补给。
\n
下午,他们继续驱车,来到了e1p公路在罗弗敦的终点,一个名字就充满神秘感的小镇——奥(?)。这个名字,是挪威语字母表中的最后一个字母,也象征着“路的尽头”。
\n
奥镇完整地保留了19世纪渔村的风貌,整个小镇,就像一个露天博物馆。他们参观了古老的鳕鱼肝油工厂,看到了巨大的鳕鱼肝提炼锅和弥漫着浓郁鱼油味道的储藏室。他们还参观了古老的面包房,那里的面包,依然是用有上百年历史的石炉烤制的。
\n
柳如烟买了一个刚出炉的肉桂卷,那温热香甜的味道,驱散了海风带来的寒意。
\n
傍晚,他们回到了雷讷。陆沉决定挑战此行最艰苦,也是回报最丰厚的徒步路线之一——攀登雷讷布林根山(reinebringen)。
\n
这条路虽然不长,但极其陡峭,几乎是在垂直的岩壁上攀登。当地人为了方便游客,用来自尼泊尔的夏尔巴人,修建了一条由近两千级石阶组成的“天梯”。
\n
他们喘着粗气,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当他们终于爬上山顶,看到眼前景象的那一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