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分,王维东80分,最可笑的是有一位民办教师叫做常方宽,虽然名字含有数学的意思,可是考试竟然得了个大鸭蛋。
语文成绩也出来了,竟然有四个老师不及格,最高分85分是王维东,郑新第二名81分。
这一下轰动了全大队,他们俩也是第一次看到他们爸爸妈妈笑的是那么开心,老师不再给他俩小鞋穿了,大小同学也不再欺负他俩了。
他俩高兴的劲还没有过去呢,不高兴的事来了,王维东的老家在河北,祖上就有当官的、经商的、做地主的。改革开放正要开始,他们就搬回河北老家了。王维东走的时候,两个从小到大形影不离的玩伴、同学,泪流满面,拉着手不忍分开,感动了全村送行的人。
那个时候通讯不发达,两个人又小,又都忙于学业,从此相互间杳无音信。
一直到王维东考入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入学前他和父亲回东北办事,郑新才见到他。
郑新也是那一年参加的高考,考入了省内的一所全国著名大学。
当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能考上大学的是毛鳞凤角,在农村谁家的孩子能考上中专,都是耀祖光宗的事。
郑新和王维东相聚,不但两个人高兴了一场,全村的乡亲们也高兴,也自豪,他们给乡亲们带来了教育孩子的榜样,从此他们那个村子比其他临近的村子考出去的学生就是多。
后来他们在上大学期间见过一次,参加工作后,他们都要成家立业,王维东经常出国,有几年还在在国外工作,他们始终没有见面。(未完待续)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