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都是按照“祖述宪章,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顺序排辈。黄正廓早已亡故的嫡长子黄修旻,就是金时的父亲,金尚的亲爷爷。
至于为什么金时金尚父子姓金而不姓黄,那又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了。
“一屋不扫,何以少天下!”
闻得金尚脑海中的信息,还算精神的老者忍不住哈哈大笑: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家国天下,如今是反过来了,天下,国,家。咱老黄家为了国,差点流干了血,也没落下多少好处。虽说本来就没奢求什么,存了破家为国的心思,临死,到底还是有了怨怼之心呐……”
从古代到现在,国与家,谁轻谁重,一直在随着世事变化。
东汉时期,豪门大族遍布天下,地方纷纷以郡为国,划地自守。
汝南平舆人陈蕃的祖上是河南太守,年少时曾独居一处,庭院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迎接客人?”
陈蕃说:“大丈夫为人处世,应当以扫除天下祸患这种大事为己任,为什么要在意一间屋子呢?”
薛勤因为这件事,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很有自己的见解,持有褒扬肯定的态度。
而到了清朝,类似段子就变成了“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翻译过来就是“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什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前后相隔近两千年,观点倾向大不相同。
“大家难顾,小家难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些是非,都过去了。”
对着曾祖父略狂放的笑容,金尚好言相劝道。
这个世界,因为末代王朝是汉人当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