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北朝周有大数学家甄鸾等。甄德先後娶司马师丶司马昭之女为妻,官至大鸿胪,加侍中丶光禄大夫。甄彬有“赎苎还金”之美誉,深受梁武帝赏识重用。甄琛是北魏三朝元老,官至吏部尚书,任内颇多建树,去世后,孝明帝追赠其为孝穆公,并亲临祭奠,扶舆出殡。甄鸾北周时任司隶校尉丶汉中郡守等职,是中国第一位系统研究军事数学的学者,主要着作《五曹算经》丶《五经算术》丶《数术记遗》辑存於《算经十书》,并精通天文历法,编有《天和历》,颁行十八年。
搜书名找不到, 可以试试搜作者哦, 也许只是改名了!
隋丶唐朝代,科举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无极甄氏家族虽不及前时显赫,但仍有不少人官居高位。如甄鸾子甄族为汾州刺史,孙甄绍为沁州刺史,绍孙甄封为宋州刺史。甄封第四子甄亶,是盛唐时期一颗耀眼的政治新星。他文武双全,博览经史典籍,精通书法;八次挥师疆场,战功显赫,五次出使藩国,政绩斐然,深得一代女皇武则天赏识。开元年间,甄亶出任广州都督兼岭南按察五府经略讨击使,集南中国军政大权於一身。任职期间,致力改善岭南人民的居住及医疗条件,为岭南地区的安定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唐天宝年间甄济,在“安史之乱”中视死如归,以大智大勇保存气节。其子甄逢因父名未列国史而奔走,后得元稹丶韩愈力荐,朝廷追爵甄济四品官。
甄姓名人见诸《二十五史》者59位,大都出於无极甄族。考其显赫世系,可知河北中山无极甄氏家族,是中华甄姓氏族发展的主脉。
当代族人聚居最集中地区:广东“四邑”
当代中国甄姓族人聚居最集中丶人口最多的地方,是广东省台山丶开平丶恩平丶新会“四邑”。
据1451年(明代宗景泰二年)及1580年(明万历庚辰年)的广东《甄氏族谱》记载,并对七百馀年前先祖墓葬考证:岭南甄姓族人,系出河北中山无极甄氏家族甄彬丶甄琛丶甄济支脉。南北朝至唐宋时期,仕途的无极甄族人,随着官职迁调流寓各地,後有宗脉落籍广东。“安史之乱”后,甄济应大将来瑱之聘,到襄阳做官,定居宜城。济翁後裔甄廷宣,南宋高宗时考取进士,任国史修撰,出仕南京安庆州,定居安庆。廷宣翁孙甄善庆,南宋光宗绍熙癸丑科进士,任广东南雄州推官。善庆翁在任上去世,长子景福携眷扶父灵柩回安庆,次子景贤落籍南雄珠玑里。景贤生四子,取名如金丶如璧丶如圭丶如锡。次子如璧,便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