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接近山脚时,林暮秋明显感受到了能量场的增强。即使不刻意感知,他也能察觉到周围空气中的能量波动,就像站在电场中感受静电一样。
\n
“感受很强烈,对吧?”龙辰观察着他的反应,“这是好事,说明你的感知能力在迅速提升。”
\n
他指向山腰的一处凹陷:“那里可能是入口所在。古人常在山腰建造洞窟或隧道,既避开山顶的强风和雷电,又不受山脚洪水影响。”
\n
两人小心翼翼地攀登,沿着几乎看不见的古道前进。途中,龙辰指出了几处隐蔽的标记——一些看似自然但实际人工雕琢的岩石,暗示着正确的路径。
\n
“古人从不在入口处留下明显标记,”他解释,“只有知道关键符号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路。”
\n
经过两小时的攀登和搜索,他们终于在一片密集的灌木丛后发现了一个狭窄的洞口。洞口几乎完全被植被掩盖,若非有意寻找,绝不可能被发现。
\n
“保持警觉,”龙辰低声说,“如果收割者也在寻找这个地点,他们可能已经到达,或者设置了监视。”
\n
他取出一个小型源力探测器,确认洞内没有明显的人类活动迹象后,两人谨慎地进入洞穴。
\n
洞内黑暗而潮湿,但随着深入,空气变得异常干燥,温度也略微升高。龙辰点燃一盏特制的油灯,光线柔和,不会干扰能量感知。
\n
“不要使用电子设备的光源,”他警告道,“那会扰乱这里的能量场。”
\n
隧道呈螺旋状向下延伸,壁上刻有风化严重的古代符文。林暮秋尝试解读,发现这些是指引和警告的信息,告诉来访者如何安全通过和需要避免的危险。
\n
“这些符文很古老,”龙辰说,“可能早于唐代,甚至更早。这暗示此地的重要性和历史深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