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在我不在期间,如果遇到无法判断的情况,可以通过这个联系我。”苏雨晴递给他一个看似普通的玉坠,“这是一个紧急通讯装置,只用于绝对必要的时刻。连接是加密的,不会被常规手段监测到。”
\n
她准备离开时,在门口停下,回头说:“另外,海清之行的完整报告只有五人知晓。如果有人询问细节,特别是关于泉龙核心空间的情况,务必谨慎。”
\n
苏雨晴离开后,林暮秋坐在窗边,思考这段对话的深层含义。天机局内部似乎并非完全一致,对源力技术的利用方向存在不同意见。而他,作为一个被认为具有特殊连接的源士,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这场隐秘博弈中的重要筹码。
\n
接下来的日子,林暮秋开始了新的培训计划。如苏雨晴所言,李守正教授是古代文字和符号系统的专家,教学方法严谨而系统。在他的指导下,林暮秋开始系统学习古代源力符文的结构和原理,不再仅仅依靠直觉理解。
\n
“直觉是宝贵的天赋,但系统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李教授常说,“只有两者结合,才能真正掌握古代智慧的精髓。”
\n
与李教授平和的教学风格不同,赵明的源力训练则如苏雨晴警告的那样,严厉而强调效率。他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面容刚毅,目光锐利,身上带着军人般的气质。
\n
“源力不是玩具,也不仅仅是知识,而是武器和工具,”赵明在第一次训练中就明确表态,“在这个世界上,掌握力量而不会使用,等同于没有力量。”
\n
他的训练方式与苏雨晴截然不同。苏雨晴强调理解和平衡,赵明则追求精确控制和最大效率。他要求林暮秋进行极限训练——在高压环境下精确操控源力,使用最小的能量实现最大的效果。
\n
“效率就是力量,”他常说,“古代源士之所以强大,不仅因为他们理解能量,更因为他们知道如何精确地应用它。一滴水放对地方,可以胜过一整桶水随意泼洒。”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