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参照上次极限测试的120%,阶梯加载,注入粒子:he?,能量3mev,束流密度先设定为1x101?ions/m2·s。”
\n
灵彩的声音冷静而精准。
\n
旁边的研究员顿时开始根据灵彩的命令操作设备。
\n
她退到铅玻璃观察窗后的控制台,目光紧锁着巨大屏幕上即将开始的数据流。
\n
加速器启动,发出高频的嗡鸣。
\n
在肉眼不可及的微观世界深处,一股由剥去电子、chiluo着核心的氦原子核组成的急流,正被无形的力量精准地约束、加速,形成一道细若发丝却蕴含巨大能量的原子洪流。
\n
它们像亿万颗微小却坚硬无比的实心炮弹,沿着预设的轨道以惊人的速度,义无反顾地撞向样品表面。
\n
这些高速的氦核狠狠轰击在样品表面某个原子的外围电子云,巨大的冲击力在撞击的一瞬间通过电子云传递到原子核本身。
\n
这种力量如此之大,就像18世纪海战,西班牙海盗发射的实心铅球命中了脆弱的木质风帆战舰一样,毫无阻力,木屑翻飞。
\n
原本致密且安静的原子被有形的巨锤猛敲了一下,被迫从原本安稳的晶格位置上剧烈地弹跳、颤抖起来,颤抖如此猛烈狂暴、以至于固体短暂成为液体,它的能量如同波纹传递开来,形成了微观上地震波。
\n
碰撞的狂暴能量有时直接将样品原子外围那些最“外围”的、结合较弱的电子狠狠撕扯、弹射出去,这些被激发的“次级电子”如同被撞飞的碎屑,带着微弱的能量从表面逃离,在真空中留下难以察觉的踪迹。
\n
无数次的碰撞、颤抖、撕扯,其狂暴的能量最终无法逃逸,绝大部分转化为原子本身更剧烈的无规则运动——热量。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