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阐述过对短视频领域的重视,笑着说:“musical.ly的切入点其实就挺好的,有市场的数据统计。自影像技术诞生以来,全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短视频就是音乐mv。”
周不器点了点头,“嗯,从音乐入手。”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musical.ly,就是一款围绕着音乐来打造的产品。
抖音也一样,这是模仿musical.ly开发出来的,最早的定位也是音乐。
区别就是中英文的语义差别。
“抖音”可以定位是音乐,也可以从音乐向外扩展出去,因为抖音也可以理解为“跳动的声音”,不管你是讲故事、拍搞笑段子,还是唱歌、跳舞、直播游戏,都有声音的传播。
中文名有很强的延展性。
musical.ly就不行了,这就是专属音乐、特指音乐。缺乏延展性,想把musical.ly从音乐短视频向广领域的短视频业务去拓展,这可就太难了,从名字上的源头上就被掐死了。
所以想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要改名。
后来抖音收购了musical.ly,全球化运作之后,就放弃了musical.ly这个名字,改为了tiktok。tiktok在英语里属于拟声词,就有点像中文里钟表指针走动的那种“嘀嗒”声,这就跟抖音的韵味很相像了,既可以延续音乐的动态,可以有更多声音的传播。
柳晴道:“musical.ly解决了一定的市场需求,因为mv拍摄困难,能随机对着镜头装模作样演一下的人不少,能随时随地对着镜头说一段唱一段的人不多。所以musical.ly就创造了一种假唱模式,就是用户可以对嘴表演,通过音频台词来配合,就可以增加内容的趣味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