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何天亮跟三立对国有企业的命运并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白国光、金城公司的情况,所以何天亮打断了他的感慨,把话头扭到了他们关心的题目上:“金城有了钱,董事长、白国光这些人该往自己兜里面搂了吧?”
胡志刚说:“那是当然,不过他们还做不到把钱搂到自己兜里又能躲过法律的追究,于是我对于他们更为重要了。这时候他们开始对我更加倚重了。董事长几乎每天都要把我揪到她的办公室里——公司有了钱,董事长也开始天天到公司办公了。白国光终于兑现了他的诺言,分给我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工资更十足发到了八千多块。这时候我们就开始像模像样地筹建中俄边贸交易大厦,开始装修证券交易大厅、开始搞对外贸易了。这些所谓的项目一开始就是空壳子,只不过是转移资金的技术手段。项目开始了,公司就可以叫喊资金不足,董事会就决定面向社会筹措资金、向各家银行申请贷款。社会筹措资金的数额达到了两千多万,银行贷款数额也达到了三千多万,这个时候单从公司资产负债率看,公司已经是资不抵债了。”
胡志刚喝了一口茶,三立劝酒,他谢绝了,接着往下说:“社会集资款不能不还,不还就会引起社会动荡,这是政治事件,是要丢官掉脑袋的大事,所以当社会上传出金城公司经营失败,资不抵债的传言时,购买了金城公司债券的老百姓急了,把公司围了几天几夜,有的还到省政府门前请愿示威。在这种情况下,金城公司一分不少地全部还清了社会集资款,虽然欠了一些利息,老百姓能把本钱拿回来就已经谢天谢地大叫万幸了,哪里还顾得上再追讨利息。接下来是银行上门追讨贷款和利息。银行的钱也不能不还,不还就得上法庭,彻底清算公司资产,于是公司拖了半年多,终于也把银行的贷款还上了。在这个过程中,公司账面亏损达到四千多万,每一笔亏损都清清楚楚,来龙去脉历历在目,谁来查账都亏得光明正大,只要脸皮厚一点,谁也没办法。其实金城公司也是过于小心了,只要社会集资还上了,银行贷款应付过去了,全省上上下下都松了一口气,金城公司亏不亏,亏了多少谁还有心去深究?最终亏的都是那些给金城公司投资的国有企业。话说回来,这些企业投资的目的本身也不是为了靠金城公司给他们赚钱,说透了就是要买上级领导个好。所以亏不亏的谁也不会认真追究董事长的责任。实际上,我心里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