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考虑国企的具体情况,这就属于典型的官僚主义作风。
“秦书记,你对槐荫市的评价太过分,我不敢苟同。那些工人只知道盯着自己的荷包,懂什么全局观念,我要是听他们的,那就什么改革都不要做了。”
白国昌扯松领带,气得满脸通红。
秦云东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告诫他说话不要带情绪,不要影响理智判断。
他接着反问白国昌,工人们如果真的抵制改革,那么省里批准的国企改革方案,为什么能得到工人们的支持?
白国昌被问住了,只能战术性低头抽烟。
秦云东没指望他能回答,继续分析说,工人们之所以支持原方案,那是因为经济领导小组和槐荫市政府事先深入到每个企业做过大量调研,并且在制定方案时公开征集工人们的意见。
国企干部群众知道改革的目的和意义,都表现出积极支持的态度,并没有计较自己在改革中的得失。
“国昌同志,工人们是有觉悟的,能通情达理,并不是你说的那么市侩。我们组织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伍,但是你却对工人有根深蒂固的偏见,这尤其让我非常震惊。”
秦云东的话让白国昌慌了手脚。
立场问题是最严重的指责,分分钟就能因此而受到处分。
“秦书记,别误会,我没有那个意思,刚才只是因为太失望,说了一些过头的话……我收回刚才的话……”
“国昌,你很有才华,但长期高高在上的工作环境,让你完全脱离了群众,甚至把群众放在对立面,这可不是我们组织所允许的,希望你好自为之。”
秦云东是正人君子,只是提出一次警告,并没有要借此发挥让白国昌难以自处。
他耐心地给白国昌做思想工作,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不是漂亮口号,而是组织人民、带领人民打江山、守江山的最大秘诀。
秦云东劝他不要只是围着商人转,多坐坐群众的矮板凳,多走走入户的田间路,用耳倾听民声、用脚丈量民情、用心感知民意。只有这样,思路才能清晰,位子才能坐得牢靠。
白国昌因为严重的失,心里发虚,再也不敢硬刚秦云东,只能频频点头称是。
“国昌同志,我听说你联系了十几个投资商准备购买国企公司的股份,有没有这回事?”
“有这么回事。”
白国昌知道抵赖不了,只能承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