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
灶火上架起的不锈钢锅中,一家三口的头颅在沸水里翻滚、碰撞,发出咕噜噜的声响,像相互追逐的三条鱼。
池殊感到粘稠的血从脸颊上流下来,有点痒,但反正擦不掉,他也没去管,扫了一眼左下方的计时,还有二十分钟。
杀死女主人和男孩后,除了原本若有若无的窥伺感变得更强烈以外,暂时没有别的异常出现。
池殊长长松了口气,走出厨房。
果然,和他猜想的一样,违反纸条上的规则并不是致命的。
因为遵守这一切的规则都有一个前提:作为家中的一员。
只要他不是‘爸爸’,他就自然不用遵守规则,换种说法,只要这个[特殊场景]不将他认定为家中的男主人,这些规则都对他无效。
这种判定该如何达成?其实也很容易。毕竟,612真正的男主人从始至终都在这个屋子里,根本轮不到他这个玩家来扮演冒牌货。
但纸条上的所有规则都在向玩家释放一种错误的诱导:你是家里的一部分,你要遵守规则,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要满足“家人”的一切要求。
玩家一旦轻信了这一点,就会跳入游戏的陷阱,掉进规则的怪圈,再难脱身。
基于这个想法,在池殊看到冷冻室里的那颗头颅时,就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这里的场景确实是过去612的重现,但并非客观的展现,准确来说,这里更像男主人构建的意识空间。
——自己没有改变的容貌,无处不在的窥伺感,刀柄上新鲜的血渍,洗不掉的血,被涂抹掉的关键字句,冰箱里男主人的头颅……这些并非巧合或游戏的失误,而是对玩家的一种暗示。
纸条背面有这样一条:“房子里有两个不该存在的人”。
按正常思路考虑,这两个不该存在的人应当分别指假冒男主人的玩家,以及屋子里多出的第四者。
但根据池殊的猜想推断下去,很容易就得出这“两个人”事实上指的是女人和孩子,因为他们并非真实存在,而是由男主人凭借记忆构建出来的。
男主人生前惨遭分尸,头颅被藏进家里的冰箱,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