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绝对不会砍伐一整根树木。春秋时期秦国颁布“环保法”《田律》,战国时期荀子也提出过环保治国的政治理念。汉朝时汉武帝重视林木的保护与重建,明确下达林木禁伐诏令:“禁无伐其草木”,并制定了相当严格的毁林处罚法规,比如汉律《贼律》记载:“贼伐树木禾稼准盗论”,就是说随意砍伐树木的属于偷盗行为,以偷盗罪处罚。而对偷伐皇家陵园树木者以死刑论处,不仅盗木者要陈尸街头以儆效尤,连失职的官吏也要连带免职。这些环保法令也相应延续到后世,汉末魏晋不必说,唐朝的《唐律疏议》中同样把盗伐林木等“山野之物”视为盗窃,特别对于墓旁树的保护比较严,如果是砍伐盗园陵内草木的,坐牢二年半,砍伐他人墓地内树木的,就处以杖刑一百(打下来不死也废掉)。宋太祖赵匡胤下诏规定“民伐桑枣为薪者,罪之。剥桑三工(四十尺为一工)以上,为首者死,从者流三千里。不满三工者,减死配役,从者徒三年。”如果有人敢砍伐树木当柴火烧视为犯罪,如果砍伐超过120尺的主犯就要被判处死刑,从犯也要被流放边疆。如此看来,关于可持续发展理仿的贯彻,古人行事的决心力度绝不比今人要小。)
\n
“既然是太原来的商人,货源怎么会在秦柏岭?”匐勒继续追问,“那些木材究竟是啥来头?”
\n
他不免为秦柏岭上的树木担起了心,上千年的神木也许不惧,但她尚未长成气候的子孙们岂不要遭殃了?这帮人歹毒非常,睚眦必报,也许早就憋了一肚子坏水,专俟时机,回来报复那次凌厉鞭打之仇。
\n
一时众人面面相觑,静默了片刻。
\n
“那里……那里场地宽阔,方便工匠们处理原木,”大汉抹掉额上汗珠,算是给圆了回来,“再说了,我们也只是伺候人的,这些事哪儿能由得了我们自己选,都是人商家看过之后定好的,对不对?”
\n
对面那三位太原商人收到伙伴儿的眼神示意,也忙不迭地点头称是。
\n
这些人藏藏掖掖,言语闪烁,并不想尽告实情,匐勒已然确信了七八分,哼,还真如少东家所料,这笔交易定有不为人知的内幕,或许除了报复,更是为了谋求无本万利,眼前的一干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