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心血来潮,姑且一试,子献探询对方意向:“匐兄特来观礼,或想亲自上手一射?”
\n
匐勒即时心动,双眼熠熠绽亮,而嘴上仍自犹疑:“子献公子说笑了,小的哪有资格踏足射礼场地……”
\n
石生在边上打边鼓:“匐兄不必拘泥,横竖今日大家只是练习,来,就用我们的弓矢,看看是否趁手!”
\n
匐勒十足眼馋地望向石生递上来的大弓,就快无法抵挡。
\n
(大弓:《周礼》中说,西周时期有“六弓、四弩、八矢“。六弓分别为:上阵杀敌的王弓、孤弓;用来打猎的夹弓、庾弓;用来练习射箭技术的唐弓、大弓。四弩为:用于城防作战的夹弩、庚弩;用于车战和野战的唐弩、大弩。八矢分别为:适合守城和作战的枉矢、絜矢;适合打猎的杀矢、鍭矢;适合弋射的矰矢、茀矢;适合练习射箭的恒矢、庳矢。)
\n
子献已经动起手来,要将手臂上的皮制护具、拇指上的韘一一脱卸,看情形,是想借与匐勒穿戴使用。
\n
(韘:即扳指的前身,《说文》记载:“韘(shè),玦也,能射御则带韘。”说明此器为骑射之具,放箭时可以防止弹出的弓弦伤到手指。韘初见于商代,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十分流行普遍,多用动物骨骼或者犀角、象牙、鹿角等物制作。韘戴于拇指,正下方有一个槽,用来扣住弓弦以便拉箭,因呈现前高后低的坡状,故而被称做坡形扳指。到了秦汉时期韘的使用已经初步具备了礼器的作用,尤其是汉武帝之后,在士大夫的聚会或狩猎的活动中使用弓箭时一定要佩戴,也使得射礼具备了某种仪式感。)
\n
“子献公子,不必了。”匐勒胸中涌上一股暖流,忙伸手制止,“小的皮糙肉厚,稍作试练而已,用不着这些,石兄的器械,小的便厚着脸皮拿来一用了。”
\n
说着,匐勒接过大弓,轻轻掂一掂,那弓在他手中仿佛无甚斤两,眼神中闪过一抹自信。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