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过:“先王之道,所谓修己治人,经纬万汇者何归乎?亦曰礼而已矣。”即是说小到个人修养,大到治国平天下,无不包含在礼中,由此可知礼的内涵外用,真是无所不备。)
\n
少妍立马想起了子献之前的“吃人”论调,想来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又不停地点着头:“果然,天性纯良的吴大婶后知后觉,是个可怜的女儿,这一切放到任何人身上,最后只会是无穷的悲哀,哀莫大于心死。”
\n
“这便是你有点门缝里看人,把她给看扁了。其实,死心个一回半回的也没什么好怕,不妨从旧败的灰烬中重新长一颗心出来,唯有清明而坚毅的心,有力气打破以往幻象,从此脚踏实地,风雨无惧。像你吴大婶呀,别人都觉着气数已尽,准备踩到她奄奄一息下去,索性吃干抹净最合心意,可她偏不,非要扎挣起身,更壮声势,恢复元气不说,还生龙活虎地一展长才,竟比先前有过之而无不及!你说,此等样人,怎不叫人钦佩!言传身教,对孩子们而言亦是好事,昂然立世,总胜过机关算尽。”
\n
原来如此,这才是母亲的长篇闲话下来,实实在在想说给女儿领悟的道理了。
\n
少妍心领神会,再度振作,思绪万千。
\n
是啊,“明器俑者”造得再像个真人,心也是死的,不如重新长一颗自己的心,方可活转过来,劫后重生,再世为人。
\n
自己不过旁观,其间的悲凉哀伤,唯有当事者有切肤感受。想到仅凭一己之力,从往日阴暗泥沼里独自爬出,并重又迈开脚步的吴大婶,她心中猛然一阵绞痛,再世为人的身后,是否都有无法言喻,难以倾吐的伤怀?试问,要是就此止步关隘,不再向前,人又如何“活得像个人”,可见在人心之中,潜藏着绝对不可小觑的强大意志。
\n
王氏之所以对好友推崇备至,实因娘家待她也是如出一辙,使唤起女儿来可谓气吞万里如虎。可能认为她嫁得颇为称心,性情良善,更好压制,每每为别的子女们的难处推搪起来,总是那不新鲜的老几样——他们事忙,他们有病,他们有孩子,他们住得远,他们年纪大了,他们年纪太小……横竖他们有的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