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之《建置》记载,介休城西设有演武场,“辕门南向,观德堂三楹,东为旗台,后为退食亭。缭以土垣,以时训练乡兵……武库三间,在县二门内西,藏贮兵器。义兵三十四名,弓兵三十名。”作为本文情节参考。“观德堂”之“观德”,应出自论语“古者射以观德”。)
\n
“去演武场做什么?”少姝感兴趣。
\n
“最近各家公子们都去演武场,为着年后的射礼,早早开始操练准备,你知道的,我小时候年年爱看的,今年虽说见不着,再亲耳感受一回那热烈的声响也就知足啦!”
\n
(射礼:古射礼有四个等级,“大射”是天子、诸侯为祭祀择士而举行;“宾射”是诸侯来朝觐见天子或者诸侯相朝之际进行的射礼;“燕射”是天子或诸侯与臣下、使臣、宾客等在燕礼后进行;“乡射”分两种,一种是州长春秋于州序(州的学校)以礼会民习射;一种是乡大夫于三年大比贡士之后,乡大夫、乡老与乡人习射。本文所指射礼即最后一种——乡射礼,乡射礼属于民间射礼,与前文介绍的乡饮酒礼一般是前后进行的,比射共进行三轮,又称为“三番射”,地点在乡校。清康熙版《介休县志》卷三《典礼》记载,“今此礼惟射圃亭遗址尚存。”而军礼是在演武场射箭习武,设酒宴行赏,鉴于后世多将射礼归入军礼,因此本文将射圃亭设在演武场,两处合二为一了。)
\n
少姝没想到他如此念旧,率直应道:“甚好,那么骐骐也同去吗,顺便与场中骑兵的骏马们赛一赛脚程?”
\n
骐骐闻言立即竖起耳朵,前蹄不安分地刨起了地面,脖颈上的银铃串发出细碎的清响。
\n
少姝被骐骐的神态逗笑了,伸手拨弄它毛茸茸的耳尖:"这小家伙倒是挺心急,怕是早惦记着要去马场撒欢了!“
\n
骐骐小脑袋高高扬起,浓黑睫毛扑棱棱闪动,不无傲娇地冲小主人点了点头。
\n
少姝忽然想起什么,指节轻轻顶着下颌,转向尹毅:“场中必定人多喧嚷,尹毅哥若有觉得不适..……”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