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辛、唐、虞的书,都是最早的古籍。”
\n
“了不起,了不起!”尹毓川连连赞叹。
\n
“是啊,”尹横那神情语气,完全是与有荣焉,“当时啊,太学生们尊称以德行引人的八名士为‘八顾’,先生名列首位。”
\n
“都是哪些名士?”
\n
“那时太学留唱歌谣,就是盛赞他们品行的”尹横缓一缓,郑重念道,“天下和雍郭林宗,天下慕恃夏子治;天下英藩尹伯元,天下清苦羊嗣祖;天下宝金刘叔林,天下雅志蔡孟喜;天下卧虎巴恭祖,天下通儒宗孝初。”
\n
(“天下诗”:出自东晋陶潜《圣贤群辅录·八顾》,八顾是东汉时期太学生把敢于同宦官斗争的知名人物冠以的称号,称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范滂﹑尹勋﹑蔡衍﹑羊陟等八人为八顾。)
\n
“先生学成之后,不就朝廷征辟,归乡以设馆授课为业,弟子多达数千人,桓帝建和中,曾被太常赵典举为有道,后来,咱们界休老少便都尊称其为‘有道先生’了。”
\n
(举有道:“有道”是汉代选举官吏的科目,汉代选拔人才实行“察举制”,人才通过乡举里选,最后由郡国向朝廷推举任用的制度。察举选士科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常科,也称岁举,如孝廉科、茂才科;另一类是特科,即指由皇帝诏书所专定的临时举行的察举,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至孝、有道、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等。为避免徇私舞弊,东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进行改革,察举制由推荐发展为推荐与考试结合,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郭林宗先生比顺帝年幼14岁,于永建三年[128年]降生,他被察举为“有道”一科,应当是通过考试的,足以说明郭林宗在时人心里属于德行完善的一类人。)
\n
“以有道先生在士族中的地位,却甘心回县里来做一名教书先生,他老人家是不是太不在乎自己的声名了?”尹毓川常常为此感觉可惜。
\n
尹横却义正辞严:“说实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