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后山上,已有不少后生自愿加入了禹的队伍,誓言跟随他治水,当中有些人,甚至连小哀都看着面生。别离旧巣之际,邻近的年轻人们结伴而来,向郭太公辞行。
\n
看着众多年轻的后辈,郭太公心中虽然不舍,但还是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做人最要紧,是铭记身受过的恩德,如果没有大禹首领,咱们今天仍旧困在山上,老汉我要是年轻,一定也去效力治水,孩子们,你们很好,做得对。”
\n
“他们有多么大的勇气啊!”送行人群中传出赞叹。
\n
“匹夫之勇罢了。”有个后生的妹妹吊起一边眉毛咕哝道,因心有不舍,至今不认同兄长远赴治水的抉择。
\n
“当旁人啧啧叹惋的时候,他们正享受其中。如我们诧异有人忍心离开家园,抛下所有,他们何尝不讶异我们年复一年刻板度日。”阿圆以一副见怪不怪的口气说道,心底里只恨自己年纪太小,治水队伍断不会答应收他。
\n
那女孩闻言一愣,侧侧头:“小家伙话里好像有什么道理似的。”
\n
大家都笑了。
\n
郭太公点点头:“人生苦短,每个人总要有一回的,将全身热血燃烧起来,发热发亮,造福于人,便也不枉来这世上一遭了。”
\n
他的声音具有温和的安抚性,让身处离别的人们心绪平复了好些。
\n
“哥哥,你用什么开山泄洪呢?”小哀拽着一个后生的手,撅嘴问到。
\n
“当然有不少法子啊,可以用铜钎凿,用石铲砸,对了,还能用木棍撬。”年轻人比划着,回答掷地有声。
\n
“你们走了,还会回狐岐山来吗?会忘记我们吗?”女孩追问着,大眼睛里泪光打转。
\n
一时间,众人语塞,不知该怎么接这个话头。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