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已,还将自身的灵性揉到了所造之物上,虽不能像母神一样有七十般变化,但是得一两样,也很了不起了!喏,阿宓哥你就是‘这样’的人,我听说大禹首领在劈山之时会化成黄熊,那他也定是‘这样’的人喽!”信信然的语气里,有着孩童独有的憧憬向往。
\n
“心性想通——说得妙,但愿人们都能这么想,也能少些犹疑惶惶了。”思宓怔怔地,反复咀嚼着小哀的话,舍不得放下。
\n
觉得腕间牵动,他低下头,看到小哀正抚弄着自己左手上的跳脱,且不住声地赞叹:“听大禹首领讲,这是你做的?行方哥哥也有一个,真正巧夺天工,这小小物什,居然也能变幻!呦,里面还有个符记。”
\n
小哀发现了臂环内侧所刻的纹饰。
\n
“就像小哀说的,但凡制作手艺之类,人总会在不觉间把自己的心性融汇到掌中物上,我和行方每遇得意之作,还喜欢在不显眼处落个符记,你看,我的符记是思字,行方的便是行字。”
\n
“好好啊,阿宓哥,我也想要学学我的郭字,你能给我‘画’一个吗?”小哀央告。
\n
借着月光,思宓以壤木代笔,在地上画了起来,小哀目不转睛地盯着,只见他先画了一个圈,然后在其上下左右各画了一个房子。
\n
“这就是啦,”思宓看向小哀,眼底泛起探究的轻芒,“你知道你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么?”
\n
“这个嘛,你可问不住我,”小哀看着地上的字,扯了扯头顶的总角,一头绒毛越加凌乱,“听我阿翁说,在曾经居住的地方,先辈们曾经跟从崇伯鲧的教导,在住地盖起过城池,祖上因在水村山郭旁居住,便以郭为姓啦!只是后来,受洪水肆虐追赶,不得已,族人四散迁徙,离开了故土。”
\n
(鲧作城:鲧是中国历史上造城郭的第一人。《世本》记载:“鲧作城。”《吴越春秋》记载:“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