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过分!袁教授为何不在店里戳穿那店老板?”
“现在这个年景,大家讨生活都不容易,他也没赚到我的钱,何必不依不饶呢!”
“桃源石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大家的心情,然而让大家对袁复礼教授更加钦佩了,因为陈确铮他们都没有上过袁复礼教授的课,沿途也并没有太多交谈,但他们经常能见到年近半百的袁教授手持地质锤,腰间系着罗盘,不时敲打着岩石露头,大家都累得腰酸背痛,袁教授还精力充沛地小本上记录和画图,步行团中地质系的同学跟着袁教授可以随时随地开始地质小课堂,无论谁问他问题,都能得到耐心的解答,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帮助地学系的王鸿桢修好了损坏的罗盘,所以大家都觉得他特别亲切,一点儿也没有距离。
步行团在桃源女中过了一夜,终于要离开桃源县,向真正的“桃源”进发了。
自幼熟读《桃源记》的同学们都对桃源充满了向往,个个都精神百倍,兴奋不已,自从开始进山,天空便阴云密布,很快就飘起了雨,风雨兼程走了三十里路终于到了从公路走进了桃夹道,进了桃林,至此大道变曲径,山势渐渐陡峭。
时近三月,虽然并无“落英缤纷”的奇景,但早开的桃已经在枝头绽放。山间流水潺潺,走到半山腰,便到了鼎鼎大名的桃洞,洞口刻着“秦人古洞”四个字,旁边还立一个石碑,石碑上刻有诗句:一谿春水彻云根,流出桃片片新,若道长生是虚语,洞中争得有秦人。桃洞前有一口池,上面刻着“古桃潭”,山间流水由竹管承接,注入古潭,潭前造一“水源亭”,正对着桃洞。
洞口稍显逼仄,仅供一人同行,大家陆续进入洞中,进洞之前,贺础安忍不住背诵《桃源记》中的字句: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是这里了吧?”
然而进到洞中大家却发现,洞深很浅,仅有一丈有余,两边透亮,洞中有石碑,上刻着王阳明的诗句:桃源在何许,西峰崖源处,不用问渔人,沿溪踢去。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