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开始用石炭,大家也就不再害怕石炭有“毒”,加上她提前与握着石炭矿的商贾联手做佛炭,等百姓想买的时候,刚好他们手中有货物。
那么一切自然而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是为何她会将做佛炭的方子拿出来。光凭她一个人,能卖多少佛炭?想要真正将石炭推行开来,就得更多人做这个买卖,靠着石炭谋生。
“咱们族里也好,”陈尚君道,“永安坊都太平。”
说完这些,陈尚君提及瓷行的事:“我进来的时候,看到不少人跟着讼师往瓷行去了,那边若是缺人手,我就带人过去帮帮忙。”
她从杨氏族中挑选的女眷,都是能做管事的,不仅能帮忙支应些杂事,还能来回送消息。
谢玉琰颔首:“挑几个人过去吧,有什么不清楚的就问杨宏。”
陈尚君应声,快步走了出去。
谢玉琰看着这情形,脸上露出笑意,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每个人适应的法子不同,有人需要歇一歇,有人早些分到活计,反而能更踏实。
剩下的女眷,自有冯巧娘去安排,将来这些人都是要跟着冯巧娘去印染坊的,让她们早点相处,后面也能更好的在一起做事。
大名府来的人不少,这样一分也都有了去处。
……
谢承信和淮郡王站在人群中,将这些都看在眼里。
淮郡王低声道:“大名府的人,对谢大娘子很是信服,他们从那么远赶过来,立即各司其职,光凭这一点就能看出,谢大娘子在他们心里的地位。”
心甘情愿和被人驱使是不一样的。
淮郡王说到这里顿了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