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治水,便不怕任何天灾。”
\n
她望向窗外渐浓的夜色,嘴角微微扬起——这才是她要的钦差,不是只会平乱的武将,而是能在灾劫里,为大乾种下“生机”的人。
\n
墨辰的“匠人工坊”告示贴满六城那日,赤沙城的老铁匠正对着木龙汲水器的图纸发愁。
\n
齿轮咬合处的榫卯结构总画不明白,忽听得门外传来铁器碰撞声,抬头便见个戴斗笠的汉子扛着工具箱跨进门,斗笠边缘露出半截玄色袖口——是神机营的工匠教头。
\n
“老伯,这榫头要做成‘燕尾嵌’,”汉子蹲下身,用粉笔在青石板上画示意图,“就像咱们赤沙城的石窖砖,卡住了才稳当,水滤起来才不会漏。”
\n
老铁匠眯着眼看他指尖在图上比划,忽然想起半月前看见的场景:墨辰钦差蹲在断泉湖边,亲自给民夫演示滤筒怎么填竹炭,袖口沾着盐碱却笑得自在。
\n
如今这工坊里,神机营的士兵不再挎刀,反而带着凿子、尺子挨家挨户教手艺,连最不爱说话的飞骑统领,都能蹲在泥地里,用树枝画出龙骨水车的转动原理。
\n
“原来当官的真能教咱老百姓做这些玩意儿?”
\n
隔壁染布坊的王嫂子抱着木盆路过,看见石板上的图纸,忍不住凑过来。教头擦了擦手上的机油,指了指远处正在搭建的滤水站:“您瞧那架子,明日就能出水了,往后您家孩子喝水,再不用绕十里路去接露水。”
\n
王嫂子盯着他袖口的“神机”暗纹,忽然想起自家男人去年被盐商逼得卖了田,如今却能在工坊里学修器械,每天领一升救济粮——这世道,好像真的在变。
\n
与此同时,烬云郡的防风林地里,二十个孩童正跟着边军士兵学插柳。最小的虎娃抱着比自己还高的柳枝,差点被风沙掀翻,却见楚怀瑾将军亲自蹲下身,用佩刀挖开硬邦邦的土块:“记住了,根须要像这样舒展开,就跟你们攥紧拳头喝泥汤时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