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滨的还地道!”
“楚部长有心了。”
沈青云的目光落在他的手表上,表盘里的指针正指向九点整,笑着说道:“旅游是朝阳产业,确实该好好做。”
接下来是组织部长彭东南,五十多岁,头发花白,握手时力道很足:“沈书记年轻有为,组织部一定做好后勤保障。”
纪委书记熊杨则面色严肃,只说了句“请沈书记多监督”,眼神锐利得像刀。
统战部长林耀辉戴着红色围巾,说话带着南方口音:“沈书记,滨州的民营企业占比高,下周有个侨商座谈会,您要不要参加?”
沈青云想了想说道:“看情况吧。”
他初来乍到,还是要先了解一下情况的。
警备区政委徐文鑫穿着军装,军靴踩在地上发出“咔哒”声:“沈书记,军民共建的工作,随时听您调遣。”
“辛苦了。”
沈青云点点头道。
最后是政法委书记赵茹,滨州班子里唯一的女性,短发利落地贴在耳后,西装裤的裤线笔直:“沈书记,扫黑除恶的收尾工作还在进行,下午我给您汇报具体情况?”
沈青云自然是没有意见的,点点头道:“回头咱们电话联系。”
市委秘书长张银峰则始终站在最后,手里拿着个笔记本,随时准备记录。
沈青云一一回应,指尖在每次握手中都留下不同的触感:刘彦昌的掌心有汗,卫仲河的指节突出,肖如水的指甲修剪得很短,楚俊生的虎口处有块浅疤……这些细微的特征像拼图,在他脑海里慢慢拼凑出滨州班子的轮廓。
介绍完毕班子成员,自然就要开会了。
“高部长,沈书记,里面请。”
刘彦昌做了个请的手势,寒风卷着落叶穿过门楼,在青石板路上打着旋。
沈青云走进大院时,目光扫过两侧的建筑。
左侧是三层红砖楼,墙面上“艰苦奋斗”四个标语已经褪色。右侧是新建的玻璃幕墙办公楼,新旧建筑像两个时代的剪影,沉默地对峙着。
院子中央的老槐树枝桠光秃秃的,缠着防冻的草绳,树底下立着块石碑,刻着。
“这棵槐树有百年历史了。”
卫仲河跟在旁边,适时介绍道:“当年您父亲在滨州工作的时候,常在这里接待群众。”
沈青云的脚步顿了顿,指尖拂过石碑上的刻痕,冰凉的触感里仿佛藏着时光的温度。
他想起父亲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