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钱不,我全给你。”
\n
杨一木抽出手,怜惜揉了揉她的头发,笑着说,“你这点钱可不够我用哦。”
\n
“那你要多少?”林秋急切地说,“等我去市里工作了,挣了钱都给你。”
\n
杨一木不禁失笑,都说女人一对上心上人会变傻,可这姑娘的父亲是出了名的林大盘算,怎么女儿就这么实心眼呢?
\n
杨一木哈哈一笑,“傻丫头,跟你开玩笑呢,我哪里用得着你的钱,我可比你想象中的有钱多了。这辈子估计都不会差钱了,我每月拿工资的。”
\n
林秋犹自不相信,“骗人。”
\n
杨一木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纠缠,转而问道,“你攒这些钱干嘛用呢?自己也不舍得花。”
\n
林秋眼里闪着光,“我听那男人说,上海人最馋大螃蟹了。咱们这儿水渠里、稻田里,螃蟹多得是,随便抓。我就想着,要是以后真跟他去了上海,这钱就能当本钱,倒腾些过去卖。”
\n
这话倒让杨一木想起后世流传甚广的那张老照片——一个衣衫破旧的上海男孩坐在破旧的木桌前,面前堆满红彤彤的大闸蟹。照片上配着一段让人抓狂的文字:1945年上海贫困家庭靠吃阳澄湖大闸蟹度日。
\n
这张是由美国摄影师沃特·阿鲁法特当时在上海街头抓拍的,原始图其实只有简简单单的eatingcrab两个单词。
\n
杨一木前世做水产生意时,特意查证过这段典故。至于上海穷人是否真靠大闸蟹果腹?吃大闸蟹能不能扛饱?要自己去意会了。
\n
但可以确定的是,七十年代的姜苏地区,大闸蟹确实不值钱,老百姓买鱼时常会随手搭送几只螃蟹。
\n
富平这一带更是如此,许多人对螃蟹避之唯恐不及——直接导致螃蟹泛滥成灾,在稻田、田埂打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