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端碗粥去院门口,低声问三妹,“咋的啦,她这大早上的来什么脾气?”
\n
三妹仗着张兰英听不懂,直接摇头晃脑地念起来,“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n
“就你会作怪!”一句话没头没尾的,杨一木却听懂了,继续问,“他没带秋衣?这都立秋了...”
\n
“whocares?”三妹撇撇嘴。
\n
“少跟我拽文。”杨一木对三妹说。
\n
这顿早饭吃得没滋没味,杨一木对应了两口,只觉得脑子昏沉沉的,索性跑到了自己屋里,又倒床上去睡了。
\n
天凉不凉,老头有没有带秋衣、冷不冷,他一点不想关心。
\n
刚躺下,听见老四在院外疯耍的声音,觉得不安心,有这小东西在,他是睡不好安稳觉的,就又慌忙起来把门给插上了。
\n
这一觉杨一木才算睡得舒心,一直睡到下午一点左右,直到膀胱抗议才不情不愿地爬起来。
\n
屋后的厕所,就是一个大粪缸,四周撑几根木棍,顶上铺些茅草,茅房叫法就这么来的。
\n
杨一木倒是去了,但自己又没信心能坚持得了那酸爽的味道,四周瞅了眼,直接钻旁边玉米棵里放大水。
\n
回头刚走到屋前,只见杨一木两口子拎着一提子碗从乡里回来了,说是要去给高芹娘家侄子送碗。
\n
立秋时节,按照老家这边习俗,姑姑要给侄子送碗,取“衣食无忧”的吉祥寓意。碗谐音“挽”,暗含留住福气之意。
\n
这习俗虽说是乡里狡猾的小商贩们为促销想出的由头,倒也成了乡里人讨吉利的一种方式。
\n
“晌午拍门喊你吃饭都没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