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七十年代中期,安州逐步引入液化气,替代传统的煤球和柴火。七十年代末期又在全市推广,到富平县这边主要供应给条件较好的县城居民和部分单位,使用范围有限,一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才广泛普及。
\n
这会儿液化气作为一个新鲜事物,但对原本效益一般的煤球厂影响不小。
\n
杨一木只依稀记得煤球厂家属区的大致方位,一路边问边骑,费了好大功夫才找到地方。
\n
家属区规模不大,只有几栋五六十年代建成的老楼孤零零地立着,连个像样的围墙都没有。
\n
中央有块空地,被一些精打细算的老太太见缝插针地改造成了菜园子,种满了瓜果蔬菜。
\n
空地一侧是斑驳的厂区大门,南头则搭着个破了顶的石棉瓦棚子,里面三三两两地停了不少自行车。
\n
杨一木在一栋灰扑扑的楼底逮着一个拎着菜篮子的老太太,“婆婆,跟您打听个人,宋成家住在哪儿?”
\n
“宋成?”老太太眯起眼睛重复道。
\n
杨一木补充道,“他父亲叫宋俊义,在煤球厂上班。家里兄妹三个,他是老大。”
\n
老太太顿悟,指着不远处的煤堆说,“哦,我知道了,瞅见那煤堆没?就那楼道上四楼,到上面挨家再问吧。”
\n
杨一木道了声谢,缓步走上四楼。
\n
一条狭长昏暗的楼道,斑驳的墙面上满是岁月剥蚀的痕迹,与大城市里常见的筒子楼如出一辙。
\n
两侧都是住户,一家可能只挤在一间屋子里,每隔三户便有一个公用的水房和厨房,走道里飘着油烟,还有一股说不清的气味。
\n
在水房边,一个女孩子正埋头搓洗衣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