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厚重得能挡住铁骑冲击,内墙与外墙形成的双重防线,更是透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匠人们看着自己的成果,脸上露出疲惫却欣慰的神色——他们或许不懂兵法,却明白这座堡垒将是挡住帖木儿大军的第一道铁闸,每一块砖、每一勺水泥,都在为大明的西域防线添砖加瓦。
李祺站在悬挂着西域舆图的木架前,手指叩着图上标记“黑风口”的位置。他身着玄色软甲,甲片上的云纹已被风沙磨得有些模糊,脸上带着连日操劳的倦色,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
“卓敬,蓝玉,辉祖。”他头也不回,声音沉稳,“斥候传回的消息,诸位都看过了?”
坐在左侧首位的卓敬推了推鼻梁上的方巾,这位以谋略见长的文臣此刻正捻着胡须,眉头微蹙:“回将军,帖军先锋约五万人,屯于黑风口以西三十里的河谷地带,看阵型是典型的中亚联军配置——前阵是轻骑游弋,中军是步卒结阵,两翼似乎藏着重甲部队。至于帖木儿主力……据于阗方向的探报,至少还有二十余万人在翻越葱岭,粮草队伍绵延百里,看样子是想在秋收前抵达。”
“二十余万?”蓝玉猛地一拍桌子,铁甲护腕撞在案几上发出脆响。
这位以勇猛著称的将领性子最是火爆,脸上的刀疤在夕阳下泛着暗红,“老东西倒是敢带这么多人来!西域这鬼地方,粮草转运本就艰难,他就不怕被拖死?”
徐辉祖抬手按住他的胳膊,这位开国功臣徐达的长子,行事向来沉稳。
他指着舆图上的塔里木河支流:“蓝将军稍安。帖木儿能横扫中亚,绝非鲁莽之辈。你看这里——他的先锋正控制着河谷水源,主力沿雪山融水的路线推进,显然是做足了功课。此人用兵,怕是不亚于当年的成吉思汗。”
李祺转过身,目光扫过帐内诸将。
除了卓敬、徐辉祖、蓝玉,帐中还坐着几位镇守西域的老将,比如韦正、宋晟等人,此刻都屏息凝神,等着他的决断。他拿起案上的羊皮卷,那是斥候绘制的帖军兵种图,上面用朱砂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符号。
“诸位,”李祺的声音陡然沉了几分,“咱们眼下要对付的,不是蒙古部落那样的游牧散兵,更不是西域这些小邦能比的。”
他顿了顿,指尖重重戳在羊皮卷上,“帖木儿帝国,是个征服了中亚、西亚、南亚的庞然大物!撒马尔罕的工匠,波斯的弓箭手,印度的象兵,甚至拜占庭的重骑兵,他都收归麾下。咱们探子看到的步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