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半年,榆河军器局产出不少,而去年下半年产出的鸟嘴铳,竟然只有一百来把,这数据低得令人难以置信。
“榆河军器局现任军器使是何人?是否有更换?”班贺问道。
伍旭翻看簿册,答道:“现任军器使名为李友喜,已在榆河军器局就任四年,不曾更换。”
班贺摇摇头:“这数据不对,既然没有换人,也没有向工部呈报是否有巨大变故,不该只有这么点产量。”
伍旭点点头:“不错,不仅没有增长,还少了这么多,我看,得派人去查一查。”
边镇军需缺口巨大,生产的同时也在消耗,班贺不仅要保证有产出,还要把控产出的数量增长,才能保证武器库的充盈。
一旦在各地呈上的数据中发现不合常理的波动,必定要派人前去调查清楚原委,以便及时改进。
班贺思索再三,道:“这件事我看不简单,我怕寻常人去应付不来,万一派人去打草惊蛇,一来一回浪费了时间,还是我亲自去一趟。”
“恭卿,你要亲自去?”伍旭面露担忧,“会不会太危险,万一遇到什么事……”
“怕什么,我也不是没经过风浪。旦明兄放心,我可是惜命得紧,会随机应变的。”班贺下定决心,便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动的。
伍旭咽下所有话,只能听从他的安排。
当然,这件事不是班贺自己拍板就能决定的,他先上报工部尚书俞燔,随后请示皇帝,获得皇帝批准,方才能确定离京日期。
在官署向俞燔说明情况,俞燔也表现出对此行的担忧:“还是派别人去吧?”
班贺只道,这是工部侍郎职责所在,不能推诿他人。况且,他去危险,别人去就不危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