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苒打开来快速扫了一遍,抬眼觑着他,面露难色:“中丞,这样写未免有些不妥……”
章奏师爷可代幕主起草呈给皇帝的奏疏,胡苒是詹景时上任巡抚后被招来的,可这位巡抚大人从来都是亲力亲为,他毫无用武之地,至多詹景时写完奏疏后请他再过目一遍,是否有疏漏。
这段时日他也对这位幕主为人有了些许认知,他生性忠直,诸事记录详实,不懂委婉,奏疏写得几乎不像是文章花团锦簇的文人。
之前几封奏疏左右不过是报功,怎么写都出不了大错,但这份实在让人看来为难。
詹景时面色仍是凝重,问道:“有何不妥?”
知晓自己要说的话在詹景时听来或许趋奉,胡苒放下奏疏,拱手垂头显得恭敬谦卑:“小人知晓中丞痛惜将士,可其他将士英勇杀敌打退反军的功劳,这里只是提了两句,剩下都是上报我军伤亡,还有火炮不明缘由炸膛导致炮毁人亡的事故,读来倒像是打了败仗似的。到时圣上只注意其中纰漏差错,岂不是辜负了将士们奋勇杀敌报国之心?”
说得再婉转,詹景时也听出了言外之意,闻言冷哼一声:“你的意思是,叫我和那群欺君罔上之辈一样,报喜不报忧,文过饰非?”
胡苒连忙摆手:“中丞恕罪,小人绝没有这个意思!”
詹景时瞥他一眼:“你不必说了,就把这份奏疏原封不动送回京去。捷报发了几封,不差这一回。”
胡苒不敢再多言,拿着奏疏退出门外。
当晚,巡逻的士兵在营外抓了个鬼鬼祟祟的人,衣着打扮像是村里的农人。几个巡逻兵将他扭送至耿笛的营帐里,听说那人是从反军手下逃出来的,耿笛仓促穿衣起身打着哈欠连夜审问,问着问着,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偷偷跑到军营外的那人原是吴家村乡绅,反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