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明明是胤禑发的话,赵弘燮道谢的时候,一并谢了老十七。
啥叫会做人?这便是了!
寒暄过后,因直隶的事务不可能禀报给胤禑处理,赵弘燮只得没话找话说,大谈东陵外围的绿营保卫工作,如何重要,如何辛苦。
康熙即位之后,在马兰关专门设置了一员旗人出身的绿营副将,带兵近三千人,除了防守马兰关之外,专门负责东陵的外围警戒工作。
直隶的绿营兵,都归赵弘燮节制。所以,他打着汇报东陵外围防务的旗号,也算是名正言顺了。
实际上,大清的官场上,想和朝里的巨头搞好关系,都需要足够的情商,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胤禑心里有数,赵弘燮是康熙的信臣,他主动跑来拉关系,并不指望胤禑能够提拔他,而是留个情分,免得胤禑嫌弃他招待不周,将来给他的下绊子!
说白了,就是不求有好处可捞,但求别落井下石。
一言以蔽之,在大清朝,接待无小事!
赵弘燮介绍了一翻东陵的防务之后,话锋一转,站起身,抱拳拱手,异常谦逊的说:“卑职略薄一席薄酒,还请愉王爷和十七爷赏个薄面,一起随便用点。”
胤禑吸取了乾隆的经验,他也很注意养生,从不大鱼大肉,更不暴饮暴食,惯以青菜为主,辅以适当的鱼和鸡。
至于,猪肉和羊肉等红肉,胤禑每天也吃点,但不多。
俗话说的好,腿越少,吃得越健康!
在这个没有抗生素的时代,没有腿的鱼,营养价值最高。两条腿的鸡和鸭,次之。
四条腿的猪、牛和羊,肥肉之中脂肪太高,胤禑只吃少量的精瘦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