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去六部九卿、各司衙门任职。
这样一来,朝堂终于快速运转了起来。
而举办科考的过程中,礼部侍郎黎林甫做的特别不错,不光给朝廷找到优秀的人才,还让李天捞了一笔,于是李天就封他做了礼部尚书。
这时,兵部曹漕来了:“启禀陛下,您让微臣征兵三十万的任务,微臣已经完成了!但是陛下,目前我正乾兵力充足,可有一个问题需得重视!”
“什么问题?”李天问道。
“回禀陛下,我们正乾可以指挥作战的将领人才匮乏,兵力少时还不足为虑,可兵力一多起来,要是没有充足的将领指挥,怕会出现各种问题!”
李天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说实话,他们正乾可以领兵打仗的将领的确不多。
总共也就三个人,一个是之前的大将军洪玉郎,一个是其女洪梓淼,另一个是刚投稿正乾不久的赵子明。
大将军洪玉郎打了一辈子的仗,他带兵打仗的能力,全是通过沙场上磨炼出来的。
那赵子明亦是如此,在投靠正乾之前,也打了许多年的仗。
至于洪梓淼,完全是家学渊源,跟他父亲学习的。
除了这三个人之外,可以称为将领的,属实一个也没有。
本来还有范禄山和施思明,可惜那二人谋逆,被咔嚓掉了。
因此,整个正乾就只剩下三人,可以要统管上百万的兵马,多大难度可想而知,有时难免会捉襟见肘。
因此,正乾十分缺乏军事人才,比别的人才都缺。
而军事人才那是那么轻松培养起来的。
首要问题是忠心,你要是不够忠心,谁敢把兵马交给你,对吧?
其次便是能力问题,带兵打仗的能力,是件实操性特别高的能力,没上阵带过几年兵,打过几年仗,都磨炼不出这种能力来。
而如今,拥有领兵打仗能力的人又有几个?
所以,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就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曹爱卿,所正是!朕也觉得,咱们正乾的确没有充足的军事人才,已经有些制约正乾的军事发展!”
“但是,你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想来有解决的办法了吧?朕愿闻其详!”
李天摆出认真倾听的模样。
曹漕心里一喜,陛下只要听进去了,那便好办了。
“陛下,微臣的确有个办法!针对我朝军事人才缺乏的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