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想干事,可以放开手脚干事,又不用跪拜。但原来的政府把他扔到这儿,一直没什么居民,他就通过关系,把原来任职县里的那些穷苦人接了过来。咱们华厦人,只要有了土地,不用几年就丰衣足食了。
\n
陈镝询问他那些动员过来的移民是如何过来的?
\n
市长报告,当时他花钱租了几条船。租船的花费和路上的花费全是他父亲代出的,当年说好,等这边安顿好了,大家再还钱给父亲与哥哥们。到了这边三年后,大家把当年的移民花费还上来后,父亲又写信过来不用还了,就把这些钱捐建了一所学校。叫做蓝山学校。因为他老家是蓝山的,请父亲题写了校名寄了过来。陈镝便说市长是老乡哦,他是湖南茶洲的,离蓝山不远。
\n
说完便叫市长带他与王区长去蓝山学校看看。
\n
车到蓝山学校,学校的校工过来询问我们有何贵干,看到市长,立马放行让我们进去。市长一边带我们向校长办公室走,一边介绍,这是一所公益性质的学校,周边农场的孩子全在这上学,小学部在左面,中学部在右边。详细介绍了一个年级有多少个班级,有多少孩子。现任校长是他大夫人,也是他的表妹。市里还有三所公办中学和二十七所小学。
\n
陈镝问市长捐建这样一所学校应该需要不少钱的。
\n
市长报告,原来这是一座欧洲人的兵营,能利用的尽量利用。修葺校舍是趁农闲时大家的义务帮工完成的,添置办公用品与教学设备,缺少的部分是他大夫人动用了嫁妆钱。
\n
跟校长见面后,徵儿表扬了一通市长一家热心助学的行为。告诉他们,明天将让文化宣传部派报社记者过来深度采访报道。徵儿向公子建议,将庐山市名改为蓝山市。我们要褒扬并纪念因为一家人的无私奉献而有了蓝山学校,我们要让世人知道,因为有蓝山学校这样一所学校,我们才有了蓝山市这个市,要让天下知道,我们联合王国是以科学与教育当作立国之本的。
\n
陈镝夸奖徵儿说得好,也表扬市长一家做得好。当校长知道面前的就是那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