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我们后续要如何应对。」
林燃听完后直言道:「苏俄人成功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
林燃话音刚落,在座各位,尤其是林登·詹森眼前一亮。
教授这麽说,是不是有什麽根据。
苏俄人失败那他就放心了。
「他们之所以会选择在这个时间点登月,就是想的有去无回。」还没等林登·詹森发话,林燃就补充道。
霍尼格显然听懂了林燃的意思,他轻声问道:「所以教授你的意思是?这是一趟有去无回的单程票?」
林燃点头:「没错,这是一趟有去无回的单程票。」
一时间房间里陷入了沉默。
林燃接着说道:「苏俄人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我猜测是因为他们资源不够。
计算机技术带来的威力,他们在这次的莱比锡贸易博览会上已经看到了。
他们资源有限,无论是计算机还是航天,都要消耗巨大的资源。
所以他们希望一次决定太空竞赛的胜负,未来减少在太空领域的资源投入,把更多资源集中在计算机领域。
而之所以选择尤里·加加林执行此任务,是因为他是英雄,是全人类的英雄。
派尤里·加加林登月,我们无法通过操控舆论的手段去污蔑他。
苏俄人会把这次登月渲染成英雄的牺牲,人类航天的伟大胜利和壮烈探索,并且给登月竞赛盖棺定论。
即便我们未来再度登月成功,成功一千次一万次,我们的太空人上去了又成功回来了,历史只会记住尤里·加加林首次完成了登月,即便他牺牲在了月球上。」
林燃说完后,林登·詹森用力锤了下桌子:「该死的苏俄人,他们怎麽能这样对待英雄!」
尤里加加林还真是全人类的英雄,哪怕在冷战时期他是一个苏俄人,也依然在自由阵营享有极高的声誉。
在执行完东方1号任务三个月后,也就是载人航天任务,加加林访问了英格兰,去了伦敦和曼彻斯特。
1961年在曼彻斯特,天空下着大雨,街道湿滑,但数千人挤在路边,挥舞苏俄国旗,高喊「加加林!」。
加加林乘坐一辆敞篷车,原本车顶可关闭,工作人员建议他撑伞或关上车顶以避雨。他却微笑着拒绝,站直身体,挥手致意。雨水顺着他的头发和制服流下,他的笑容却始终明亮。
这一幕被摄影师捕捉,成为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