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投入到半导体上。
这样的战略目标转向,导致了科罗廖夫和尤里·加加林此次对话的出现。
「科罗廖夫同志,我需要回去考虑一下。」尤里·加加林说。
科罗廖夫点头道:「我们会充分尊重你的个人意愿。」
离开前加加林问道:「科罗廖夫同志,如果我不接受?」
科罗廖夫说:「尤里,你只是我聊的第一个,我们后续还会找科马罗夫丶列昂诺夫丶比科夫斯基丶尼古拉耶夫丶波波维奇等一个一个来聊,我想这麽多人总有人愿意执行这个任务吧。
而且就算你同意了,你也需要经过训练和最后选拔才会成为那个执行任务的太空人。
尤里,你要明白,哪怕成功返回的概率只有10%,我们也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你们进行训练,把这个概率尽可能的提高。」
加加林听完后扭头重新坐到科罗廖夫面前,「科罗廖夫同志,这个任务我接了,我相信没有人比我成功返回地球的机率更大!」
科罗廖夫内心在叹气,老实讲如果有的选,他确实不希望这些优秀的年轻人去送死,在他看来这就是去送死,但没办法,很多时候形势所迫,你没得选。
「我明白了,尤里,好好准备,我们计划要组建两个太空人训练小组,你得在这两个小组里脱颖而出才可以。」
和阿美莉卡比起来,克里姆林宫确实有非常多的迷惑操作,但苏俄民众没有对不起那面旗帜。
同样的核泄漏,车诺比核电站,毛子那是拿人命去填,通过直升机向反应堆核心投掷材料以扑灭石墨火并限制辐射释放,直升机进行了1800次飞行,投放了约5000吨材料。
所有执行任务的飞行员都需要面对巨量的核辐射和对身体前所未有的伤害。
就因为苏俄输了,所以英雄能被遗忘,霓虹的核泄漏能被视为科学的举动,输了你就什麽都没有。你的付出和牺牲都会被忘记,甚至被拍成纪录片污名化。
科罗廖夫转身望向窗外,片刻后说道:「我们的发射窗口将在1964年12月15日关闭。你需要在5月15号之前给我一个答覆,我们需要你的最终决定。」
加加林走到科罗廖夫身边,声音坚定:「我准备好了,科罗廖夫同志!」
科罗廖夫转过身,拍了拍他:「尤里,一周后你再告诉我答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