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交叉,沉声道:「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弗里德里希同志。」
弗里德里希谨慎道:「但我们必须小心。半导体技术不仅关乎科学。一个错误的决定,可能带来无法承受的后果。」
赫尔曼点头道:「您说得对。他们的技术令人叹服,但军事应用的潜力不容忽视。如果我们涉足太深,可能会暴露自己的弱点。不过,我认为这里有一个机会,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有限的领域合作,比如光学。」
「光学?」弗里德里希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说下去。」
赫尔曼倾身向前,语气变得坚定:「光学领域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高精度模拟技术,而不至于触及半导体核心和核武器有关的敏感部分。
我们可以提议合作研发光学仪器。这既能让我们学习他们的方法,又能将合作范围控制在安全边界内。
加上半导体需要用到光学的领域有很多,我们在光学领域有着独到的优势,华国人想必会对此满意的。」
弗里德里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罕见的笑意:「聪明。这是个可行的折中方案。光学有战略价值,但不会直接威胁到克里姆林宫的安全底线。」
两人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
弗里德里希拿起一支钢笔,手指在纸上飞快地写下笔记:「我们需要起草一份提案,提交给上级。合作限定在光学领域,明确边界。可以强调双方的互利。」
他脑中已开始盘算政治层面的影响。这不仅能拉近与华国的关系,还能在不激怒盟友的前提下提升东德的技术水平,他暗自思忖。
「提案中要突出非军事用途,」弗里德里希喃喃自语道,声音小但却带着不容置疑,「避免任何误解。」
「当然。我们将其定位为纯粹的科学合作,为了两国科技的共同进步。」
这对华国来说也算是达到了目的的一半。
光刻技术起源于1950年代,最初用于制造电晶体和简单半导体器件。1957年,德州仪器就开始将光刻技术应用于矽晶圆,取代了手工掩模和化学蚀刻的低效方法。
但此时的华国没有商用光刻机,只能依赖简易的实验性曝光设备。
光刻胶丶蚀刻液和掩模材料这些自己有产能,能造,无非是好用不好用的区别。
但曝光光源和光学镜头这两块,华国压根没办法获取。
因此东德把合作领域限制在光学,由大名鼎鼎的蔡司牵头的时候,黄昆和钱院长汇报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