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后来船没了,他们回顺昌海运工作,这也让大副更加高看张科长一眼,觉得对方非池中物。
张科长一眼就认出了这是啥玩意,香江各大报纸上登过很多回,此时的香江报纸大致分为三个阵营,其中某阵营就大肆鼓吹这是华国技术突破。
鼓吹华国成立后才十来年时间就造出了世界一流的科技产品,这是此前的华国从来没有过的成绩。
而另外两边,英格兰方面的报纸持怀疑态度,觉得该技术疑似是靠引进,华国说自主研发是夸大其词。
最后一方就直接断言是华国花高价引进的技术,说不要粮食要这种面子工程。
岛为了赢,在和霓虹聊,希望从索尼手里引进一条半导体收音机的生产线。
他们甚至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金龙牌,投放到香江市场和熊猫打打擂台。
金龙这名字听上去就比熊猫屌,我们还能正大光明卖进来,你们只能靠私下通道,价格上就有着天然优势。
总之报纸上关于熊猫牌收音机吵的沸沸扬扬,张科长想不知道都难:「熊猫牌啊,我看报纸上都说好东西。」
尽管吵的厉害,但熊猫牌收音机是好东西,倒没人否认过。
大副点头道:「可惜唯一的遗憾是它是中波收音机,不是短波收音机,在海上不适合长距离收听,只能等回香江到家里慢慢欣赏了。」
张科长点头:「我听说这玩意特别贵。」
他已经习惯在外面的生活,和华国的联系除了细细的线外,就是新闻上关于华国的报导。
作为除了传递消息外,还要负责收集海外学术期刊,想办法带回香江的人,张科长内心有一种由衷的自豪和荣誉感,自豪是因为华国科技进步,荣誉则是因为华国的科技进步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而这趟从纽约走大西洋到马尔他和直布罗陀进行补给,通过苏伊士运河后在印度洋的科伦坡补给后途径狮城最后才抵达香江,动辄一个半月的海运路线,收音机是很重要的消遣工具。
尤其对张科长而言,他又不参与船上的打牌,除了工作外顶多就是收听收音机,一来是收听新闻,二来也是学英语。
「是啊,不知道华国什麽时候能推出短波收音机。」大副补充道。
大型商船会配备无线电设备,用于接收更强的信号,但在海上中波收音机的信号很差,不太适用。
不过大副还是打开了熊猫台,调到华国的国际频道,收音机里传来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