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越多,电流越大。若温度不足,发射电子量减少,电子管无法正常工作。
所以电子管需要预热,从启动到等待灯丝将阴极加热到工作温度,起码要等数秒钟时间。
所以它的元器件应该不是电子管。」
夏培肃说完后,钱院长内心感慨,专业人士就是专业人士,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这不是电子管,还是得把华国最专业的一批人集中在一起,才有可能研究出个所以然。
他内心则又叹了一口气,如果有的选,他还真不想带大家离开燕京,带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
在座各位半导体专家里,不乏是因为他回国而跟着回国的,像吴锡九就属于这类。
不仅自己要来这,妻子和子女都要跟着来。
钱院长内心想着自己能做的也就给他们争取好点的待遇了。
夏培肃接着说:「不过也不一定。
它作为远超我想像的造物。
电子管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电子管也不仅仅只有热电子发射这一种原理,还有场致发射和光电发射,Field Emission和Photoemission。
前者是是指在强电场作用下,电子通过量子隧穿效应从材料表面逸出,无需加热阴极至高温。其理论基础由福勒·诺德海姆在20年代的时候提出,主要依靠的是电子在高电场下的隧穿行为。
这个对温度没要求,但当前我们的理解,用到场致发射是需要超高电压的,起码是数千伏,甚至是数十千伏在尖端阴极产生强电场,使电子隧穿发射。
和这个情况也不符。
另外场致发射电子流难以像热电子管的栅极那样精确调控。
也不太像。」
别说什麽华国科学家在那个时间点不知道场致发射。
X光就是基于场致发射原理研发出来的,1961年冷阴极X射线管已经在医学和工业中实用化了,1958年华国科学院物理所就开始研究X射线管了。
其实在早年间,华国在很多前沿技术领域都有跟踪,甚至是追赶。
夏培肃接着说:「另外一种是光电发射,光电发射也就是光子激发材料表面电子,使其克服功函数逸出。
这个是靠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但它需要外部光照射阴极。同样不太符合。
但我之所以说电子管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是因为它太先进了,先进到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