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丶克虏伯公司1973年技术白皮书丶马士基资料库1956-1975年运营数据集中找到的数据为例,编纂的报告中给许爱周描绘了一副美好的前景。
海运成本能够打到陆运成本的三分之一。
许爱周越看越激动,越看越激动,他把报告合上,深吸了一口气:「林教授,我也不怕你笑话,年纪大了,经受不起刺激。」
林燃表示理解:「我完全理解,按照我的方案对香江码头进行改造,海运成本能够和陆运成本持平,如果再对目的地的港口进行改造,成本能降低到陆运成本的三分之一。
您先接着看,看完我们再聊。」
大约半个小时后,许爱周整理好情绪:「林教授,不得不承认您送来的是一份大礼。
哪怕您不和许家合作,光是这份信息,足够让许家赚的盆满钵满了。」
对许爱周这种半只脚入土的商人来说,在看到这份报告之后无脑买入港口股份等着升值加吃经营分红就好了。
华国传统商人都这样,做什麽都不如吃地租,香江商人尤甚。
哪怕没有林燃,对方也能从海运成本陆续降低看出海运有潜力,但没有林燃,他无法确定成本到底能降低到什麽程度,是否真的能取代传统陆运。
有了林燃的报告后,这一切都有了答案。
「为表感谢,我自作主张把我们中环永吉街23-27号地皮在建的商住大厦送一层楼给你,林教授请你一定要收下。」
光是听中环这个名字就知道价值不菲,还是一层楼。
林燃内心不得不佩服这帮在20世纪上半叶杀出来的华商,这话说的丶这事办的,用漂亮两个字来形容最为贴切。
林燃没拒绝,一层楼而已,和他告诉对方的信息比起来压根不算什麽。
「我手上有蜂窝甲板系统丶锥形导柱定位装置丶货柜数据结构化这三项专利,他们都在纽约专利局完成了全球专利注册。
目前欧洲丶阿美莉卡和苏俄都在争夺货柜标准的制定权。
根据我在阿美莉卡得到的消息,国际标准化组织货柜技术委员会已经在筹备中了,预计明年就会成立。
我希望香江能够在其中取得标准的制定权,能够在未来的海运标准中占主导地位。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抢先打造两个现代化码头,利用我给出的方案构建一只现代化货柜船队,赶在标准制定前,展示香江在货柜标准化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