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些资源上的倾斜,能源政策方面的调整?可能要成立一个新的大型国企,来统一推动光伏的替代?」宋南平接着说道。
林燃摆了摆手:「这个还有点早,我说这个的意思是,我从理论层面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需要华国方面帮忙组织一批足够可信的教授,来帮我从实验层面进行论证。
以及把大规模工程化的工艺流程给打通。
当然华国方面可以未雨绸缪,做一些资本运作。
因为这需要这批学者封闭式实验,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时间。
而且我需要的是年轻有为,能做实验的学者,最好是青年学者,院士这些,都百八十年不自己亲自动手实验了,所以还是算了吧。
这方面需要依赖官方来帮我协调统筹。」
年轻有为?没少上网的宋南平从中只听出了两个字:牛马!
要的是能做实验的牛马,不要只知道指挥的老登,
「明白,我这就去安排。」
林燃接着说:「还有场地这些,都要麻烦燕京方面来统筹了,其实最好就在申海,我不太想跑到燕京去。」
宋南平点头道:「好。」
至于为什麽不在阿波罗科技内部找人来做实验,因为这方面人才不够。
本身阿波罗科技又不搞光伏材料研发。
华国搞这种最多的就是高校,钙钛矿电池各种逼近极限,在过去十年里,钙钛矿是最好发文章的富矿,几乎每个高校的材料系都有做钙钛矿的好手。
靠着这个,申请青千丶国基的年轻学者不在少数。
你想要做这方面的工作,靠华国官方来统筹效率最高。
林燃可没有什麽生意都要自己做,什麽赚钱的业务都要放在阿波罗科技这个篮子里的想法。
林燃主导的项目,还是有可能改变世界格局的光伏工程,那肯定来的最多的是申海交大的牛马,不,是青年学者啊。
申海交大大把的人在做这方面工作。
蒋太良和赵一冰就被找来了,当然被找来的不止他们两个,交大来了五十来号人,总共两百来号人里,交大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大家做的方向差不多,也互相都认识,只是关系远近的区别而已。
蒋太良和赵一冰关系比较好,大家合作发表过很多篇论文,一个太凉一个一冰,天然就容易亲近一点。
因为这已经是年底了,马上就过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