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七台YF-102发动机同时点火,火焰从喷嘴喷涌而出,巨大的轰鸣声震撼着控制室。
屏幕显示总推力迅速攀升至5845千牛,火箭缓缓离开发射台,冲破夜幕,直刺星空。
「火箭已离塔!」
控制室内大部分工程师的目光都锁定在主屏幕上,推力曲线平稳,七台发动机协同工作,推力分布均匀。
「推力矢量控制正常,所有发动机参数在预期范围内。」李斌低声说,这回四号发动机的推力曲线没有出差错。
「高度12公里,速度600米/秒,接近最大动态压力。」控制员继续报告。
火箭继续攀升,穿过云层,速度逐渐增加。
控制室内的气氛紧张而有序,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监控着火箭的每一个动作。
「通过Max Q,结构载荷正常。」李斌确认。
「高度80公里,速度2.3公里/秒,准备第一级分离。」
「执行分离。」李瑞下令。
「第一级关闭,分离确认!」控制员报告。
屏幕显示第一级与第二级分离,第二级点火,继续加速向轨道前进。
主屏幕一分为二,一半显示第一级的返回轨迹,另一半追踪第二级的上升。
「第二级发动机正常,推力922千牛(真空),轨道插入进行中。」李斌报告,目光转向第二级数据。
与此同时,第一级的返回成为焦点。
「第一级达到顶点,开始下降。」
最⊥新⊥小⊥说⊥在⊥⊥⊥首⊥发!
「执行助推返回烧结,使用第一丶第四丶第七号发动机,节流阀调至60%。」李斌果断道。
YF-102发动机的节流能力允许精确控制推力,三台发动机点火,调整第一级的轨迹,使其返回发射场。
「助推返回烧结开始!」
屏幕显示三台发动机点火,火焰喷出,火箭速度迅速下降。
「格栅鳍展开!」肖章喊道,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操作。
屏幕显示格栅鳍从折迭状态展开,调整角度以应对高空风切变。
肖章紧盯着控制数据,格栅鳍的响应时间在80毫秒内,算法实时调整火箭姿态。
「高度50公里,速度1.5公里/秒,进入大气层。」
突然,屏幕上的遥测数据闪烁了一下,信号短暂中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