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马诺里回答为什麽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里。
同样的,为什麽要登月,因为月球就在那里。」
林燃脸上写满了感慨。
在座观众们也能感受到林燃话语中所饱含的情绪,大家都自发鼓起掌来。
其实本来是有为什麽会成为太空人,以及围绕太空人的一些话题展开。
但介于林燃之前说的话有点犯忌讳,所以这部分直接全盘删掉了。
小撒接着问道:「教授,在这次成功登月之后,我相信我们常态化往返月球和地球应该不是问题。
12亿rmb去一次月球,包括后续还能把这个成本给进一步压低,我相信去月球本身不成问题的话,那把月球打造成前哨站,也就是说像您在采访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月球上建电磁发射塔丶建光伏发电站丶月球基地等,您觉得这些实现要多久,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以及这能给我们普通人带来什麽好处?」
林燃说:「这个话题太大了。
从技术的角度我们需要克服月球的温差,需要让月球上发射的太空飞行器能够承受高加速度和热负荷。
最⊥新⊥小⊥说⊥在⊥⊥⊥首⊥发!
部署月球发射塔,现有技术下,我们可能需要一个高达1600米左右的发射塔,然后运到月球上的重量超过了400吨。
400吨才能建一个发射塔,这个成本有点太高了。
而这麽大的发射塔,需要多少人才能完成组装?我们能不能同时把这麽多人送上月球?他们在月球上的生存要如何保证?
这些都是问题。
包括能源供应和储能模块,对月球尘埃的适应等等,有无数的问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的克服。
这是比登月工程复杂一万倍的大型工程,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能有阿波罗登月作为参照物,而在月球上建发射塔,没有人能够给我们启示,我们需要一个一个的坑自己去踩。
我把它统称为月球改造工程,这一工程本身,难度也要比阿波罗登月高太多太多。
然后实现的话,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很难有明确的结束节点。
它会一直推进,我预计五到十年能够建好第一个月球发射塔,然后后续会不断建设丶优化。
这就像是建城市,它不是说建好了就结束了,而是一直动态进行的。
至于对普通人的好处,当然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