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专门去东北学过种植大棚蔬菜,他们那边温度更低,暖棚一样可以维持在二十度以上,大冬天都能长出鲜嫩的黄瓜。”李哲话里七分真、三分假,应付爹娘那套说法,用在这里就不合适了。
\n
他没去过东北,但这件事是真的,东北一直在研究暖冬蔬菜大棚,只是技术还不成熟。
\n
孙主任右手摩擦着下巴,对李哲的话没有尽信,但贷款申请书上的内容让他很心动。
\n
冬季蔬菜只有老三样,假如种植大棚蔬菜的计划成功,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即便价格高,也会有人买。
\n
李哲赚到钱,其他村民肯定也会效仿,跟他一起种植大棚蔬菜,信用社的贷款任务不就解决了。
\n
种植蔬菜大棚是一项新兴产业,符合农业部倡导的菜篮子工程,如果在他的帮扶下大规模推广种植,孙立国没准还能往上挪一挪。
\n
孙主任更加热切,“同志,你想贷多少钱?”
\n
贷款额度越高越好,但话不能这么说,显得没有章程,李哲报了一个较高的价,“一万。”
\n
“同志,你是第一次贷款吧。这个额度就算我想帮你申请,也批不下来。”
\n
李哲反问,“我最多能贷多少?”
\n
“一般来说,个人贷款根据贷款项目不同,额度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很少有达到一万元的。”孙主任下意识的问,“建造一个大棚这么贵?”
\n
李哲解释,“大棚蔬菜的难点主要在于冬季保温,不仅需要购买保暖设施,还要下挖地基,建造保温土墙,工程量比较大,用材较多。光是前期建造费就需要五六千,后续还有施肥、人工费等。”
\n
孙主任听明白了,“你看这样成不成,先申请六千块钱的额度,把蔬菜大棚建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