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
\n
没一会儿,一个身着红袍的中年男子走近。
\n
那是知州刘大人。
\n
江昭连忙行了一礼:“刘世伯。”
\n
越是有名气,越是得做人低调,礼数万万不能出差错,以免给人一种“仗势狂傲”的映象。
\n
毁名容易养名难!
\n
“哈哈!”刘大人抚须一笑,拉着江昭的手,斟酌了一下,说道:“淮左江氏,一门三进士,名震淮南。当年,贵府老太爷两次及第,耕读起家,震慑江南。今观贤侄策问条陈,青出于蓝,江氏门楣当再添朱紫!”
\n
有意思!
\n
这些老油子,没有一个简单的!
\n
这话既赞誉了江家门楣,说了句“两次及第”、“青出于蓝”,不失夸耀之意,却又话留了三分。若是江昭一次就中第,自然是“青出于蓝”,要是来日第一次没考中,起码也有辗转余地,仍可相仿祖先之风。
\n
万一江昭真的没一次中第,他也不得罪人。
\n
江昭点头,行礼道:“晚生定然再接再厉,争取不负一场苦读!”
\n
恰好,吴同知也走了过来,那是一个五十来岁的灰发老者。
\n
这会儿,他一脸的笑意,扶着江昭的肩膀,勉励道:“贤侄,我观你文章气象,竟有庙谟深远、高掌远跖之风,实属罕见!此去汴京千里,定能蟾宫折桂,为我扬州添一段“祖孙四进士”的佳话!”
\n
还有高手?
\n
江昭心头一跳。
\n
祖孙四进士,这倒是不难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