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政,真正掌权的时间,也得二十多岁。
\n
正好,韩章就是那段时间中的进士。
\n
虽是君臣,但年纪相仿,未免多了些欣赏。
\n
二则,韩章是太子中允起家。
\n
说是太子,更多的却是辅助皇帝。
\n
三则,韩章是他真正意义上一手培养起来的人。
\n
无论是范仲淹、富弼,亦或是晏殊、章得象等人,几乎都是先帝时期的人,受过先帝简拔。
\n
他登基的前十年,太后垂帘听政,能臣几乎都受过先太后的简拔。
\n
唯有韩章,是他掌权后一步一步精心培养,一手提拔起来的人物。
\n
从进士及第,到太子中允,一州知州,封疆大吏,一步一步以至于位列台阁,治政天下。
\n
当然,成因君王,败也君王。
\n
最终也是因为他对于新政摇摆不定的态度,致使韩章遭到贬谪,仕途落魄。
\n
半响,赵祯一叹,喃喃自语道:“新政之事,竟已是过了六年啊!”
\n
“曾经而立之年意气风发的阁老,都熬了成老头子。”
\n
赵祯是个怀旧的人。
\n
特别是子嗣夭折,他就越发喜欢怀旧,畅想要是子嗣没有夭折,究竟会是何等的美好。
\n
奏折阅毕,沉吟了一会儿,赵祯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n
无子的皇帝,最在意的就是身后之名。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