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许启珍立刻说道,「很鼓舞人心,以前有不少言论,认为建国后我们的文艺工作没有做出过成绩,许多成绩都是在抗战和解放时期取得的。但是在今天,领导讲话的时候,肯定了文艺界建国后17年的成就,这个就很温暖人心,肯定了许多老同志的成绩。」
赵诚年纪跟何青生丶谭庸差不多,对那个时候更有体会,等许启珍说完,当即点头说道,「没错,有些人总是喜欢一棒子打倒所有,这样是不对的。做错了的要批评,但是做对了的还是要肯定。
就比如《龙须沟》丶《红岩》,就是建国后才创作的,都是非常不错的文学作品。」
陈凡一边吃着饭,一边听着他们聊。
今天的会议,更多是为了解决部分历史问题,这方面他没有经历过,不好随意发言。
不过他知道一点,等这次会议结束,自己谋划已久的私营杂志社,或许就可以启动筹备工作了。
……
第一天是开幕式,第二天会议还没进入正题,不过也很重要,文联副主席周扬做了工作报告,阳翰笙宣读《致哀书》,为大风天含冤去世的部分作家丶文艺家哀悼。
第三天休会一天,然后从11月3日起,连续一个星期,美协丶作协丶剧协丶音协丶影协丶曲协丶舞协等各全国文艺家协会分别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本来嘛,陈凡只需要参加作协的会议就可以了,但是,顶不住几位老前辈的拳拳之心。
在上海有过几面之缘的叶浅予亲自作为推荐人,推荐陈凡加入了全国美协,贺绿汀作为推荐人,推荐他加入了音协,夏衍作为推荐人,推荐他加入了影协。
但凡推荐人没那麽离谱,陈凡都敢直接推辞。有个作协会员傍身就够了,要那麽多别的其实也没什麽用。
可这几位老同志亲自出面,他都只有俯首帖耳的份,于是会议还没结束,他身上就多了三个全国会员证。
还好,几位老前辈都知道他身份多,没有强求他一定要参加会议,给了他很大的自由度,更多时候,他还是在作协里面厮混,只是偶尔去其他几个协会听听报告丶露个脸。
只是如此一来,认识他的人迅速增加,估计等下次开会,就不会像这次没有搭理,少说也能混个何青生的人气。
就这样,在忙忙碌碌中,终于迎来会议闭幕式。
闭幕式上,全国文联丶包括各个协会,都选出了新一届的主席团成员。
这次的文联名誉主席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